【70周年校庆】化工校友三十年荣归母校 不晒“财富”晒“才富”
昔日同窗好友,大工再度聚首。前尘往事细数,南院北院依旧。凌水河畔留影,西校区中欢度。卅年归来依旧,岁月未减情浓!
——化工校友毕业三十年返校诗作
值传统端午节日,化工学院本科生85级、研究生89级校友再度聚首,共忆美好的校园时光,表达对母校至深的情怀。恰逢大工70华诞,校友们欣喜地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术科研实力的增强,都感到由衷的自豪感。校领导毕明树教授出席并致辞,学院院长彭孝军院士详细介绍学院发展情况,学院党委书记同样是85级校友郭新闻教授细心筹备返校工作。
再相逢,交给母校一张张有分量的奖状
阔别30年,校友们带着一张张有分量的荣誉证书,向母校报告。他们中,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也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还有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当问到校友们这些荣誉的背后,他们无不感谢大工传授给他们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可贵的是学校所赋予他们的“实”的性格。有校友回忆说:“也许刚到单位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机灵,但是这种踏实肯干才是长远发展的硬道理,后来最感谢恰好是自己一直实实在在的努力着。”
再奋斗,愿为母校多贡献一份力量
回首往昔,校友们感念在校求学的点点滴滴。当走进校史馆,化工校友们在一项项创校之初,化工人勇担兴校强国使命而为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前,总要驻足仔细的欣赏。特别是当走到一张珍贵的侯毓汾、杨锦宗、吴祖望和程侣伯先生的合影前,校友们更是骄傲的说,这些都曾是交过我们的先生。有学姐更是激动的拿出手机里的照片,看,我们毕业的时候,侯先生亲笔给我们每一个同学的签名。先生们对于学生的授业解惑和精神引导,指引了他们人生的发展,激励他们克服一个个困难勇往直前。如今,好多校友已年过半百,但是他们还继续向为学校做点什么,他们积极响应大工江苏研究院的号召,希望能够已专家智库的形式再为母校贡献力量。
毕业三十年,他们俨然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少年。走出母校,服务社会,在专业领域发挥所学,创造佳绩,如今的他们带给母校的是一张张证书,是他们满腹的"才富",学成归来应该是他们重回母校时最好的模样吧,虽然不再是当年那个少年,但是初心不变,他们仍心怀理想,继续战斗。三十年的时间改变了他们的模样和阅历,但是没有改变他们的少年感,他们仍然是当年那个大工学子!
责任编辑:姚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70周年校庆】化工校友三十年荣归母校 不晒“财富”晒“才富”
相关推荐
- 学校纪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 幼儿园三园“同升国旗 共唱国歌” 爱国教育从娃娃抓起
- 我校受邀在全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 软件工程学科举办第四期“智能与安全”青才论坛
- 技术研究开发院当选辽宁省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 我校承办的2019中国多媒体大会在大连举行
- 一份来自建艺学院武汉籍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
- 机关党委开展2019年第四期(总第27期)精彩党课活动
- 2020年经管学院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圆满结束
- 【组图】2019年度校机关十大方便师生举措
- 从大工走出的“中国机长”
- 学校设立大连分会场参加2020年光明日报社东北地区青年学者座谈会
- “校友之家”正式启用 欢迎校友们常回家看看
- 大连理工大学“课程思政”骨干教师研修班开班
- 【微表情】师生共商“三全育人” 勠力同心建设一流大学
- 【70周年校庆】化工学院化学工艺系“建校、建院70周年能源创新论坛”圆满举行
- 齐聚龙陵县 共筑教育梦
- “思政课程是主唱,课程思政是合声”---关于在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开展的形式研讨
- 【小编跑迎新】学长学姐有话说——何显龙
- 化工学院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活动
新闻公告
- 抓住疫情防控“战机” 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根据地” 10-17
- 人文学部首届国庆文化周圆满收官 10-16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0-14
高考招生
-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