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博士生夏德铭等人揭示了沿海地区大气颗粒物形成的新机制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空气质量逐步改善,但大气颗粒物浓度仍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成核过程(气相前体物经相变形成纳米团簇)是颗粒物形成的关键过程之一,但是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环境学院博士生夏德铭等人通过量子化学和动力学计算手段,首次发现大气中的氨气可与碘化物通过一系列的成核反应,快速地形成纳米级颗粒物。由于我国沿海地区氨气和碘化物的浓度较高,这一机制的揭示,对于我国沿海地区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控制具有指导意义。该论文亦指出了加强沿海岸地区氨气-碘化物成核观测研究的必要性。
相关研究成果以“Formation Mechanisms of Iodine-Ammonia Clusters in Polluted Coastal Areas Unveiled by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s Simulation”为题,发表于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并被选为补充封面。
该论文系我校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余欢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David T. Allen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环境学院博士生夏德铭为第一作者,陈景文教授、余欢教授和David T. Allen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E0110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661142001)和大连理工大学超算中心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x.doi.org/10.1021/acs.est.9b07476。
责任编辑:王增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环境学院博士生夏德铭等人揭示了沿海地区大气颗粒物形成的新机制
相关推荐
- 我校受邀在全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 校地合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在辽宁建功立业
- 校长助理罗钟铉率团访问日本
- 我校学子在2019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中荣获佳绩
- 学校召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部门工作会议
- 2019年龙陵县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 【战“疫”情】严抓落实,提早筹划,坚决守好校区属地责任田
- 建筑与艺术学院师生深入学习研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 我校十项作品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一节一推选”活动中获奖
- 【70周年校庆】化工校友三十年荣归母校 不晒“财富”晒“才富”
- 附属学校牵手龙陵县教育精准扶贫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教部党总支将健康送到教师身边
- 我校学子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喜获佳绩
- 体育与健康学院举办我校首届刘长春体育之星颁奖典礼
- “连理有你,多远都可以相见”-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2020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 学校召开2018-2020年度党支部“1+1共建”总结表彰会
- 学校纪检系统组织传达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体育与健康学院举办纪念体育先驱刘长春诞辰110周年活动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能动学院党委组织开展“感受科技发展,勇担时代责任”主题党日活动
- 大工学子获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赛区一等奖
新闻公告
- 抓住疫情防控“战机” 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根据地” 10-17
- 人文学部首届国庆文化周圆满收官 10-16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0-14
高考招生
-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