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仪学院梅亮副教授课题组新型激光雷达技术研究成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光仪学院梅亮副教授课题组围绕国家在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重大需求,实现了扫描式沙氏大气激光雷达技术和系统,该系统为大气环境监测、监管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对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大气污染问题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气污染日趋严峻,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大气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大气激光雷达(Lidar)技术是一种主动式光学遥感探测技术,可确定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垂直分布和时空变化,其在空间分辨率、探测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及实时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对传统技术的有力补充,大气激光雷达技术已经成为大气环境监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实现结构紧凑、低维护、低成本、探测盲区小的大气激光雷达探测技术是该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也是大气环境监测的迫切需求。
光仪学院梅亮副教授在2014年与课题组成员在国际上提出了沙氏大气激光雷达探测新原理。沙氏大气激光雷达技术采用连续光二极管激光器作为光源,并利用图像传感器作为探测器,在满足沙氏成像原理的条件下实现大气回波信号的距离分辨探测,克服了传统脉冲式大气激光雷达技术面临的应用瓶颈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缩短了系统的探测盲区,并大幅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及维护需求。
梅亮副教授入职大连理工大学后,获得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立项资助。四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带领课题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建立了沙氏大气激光雷达技术相关的理论、方法体系,发表高水平国际SCI期刊论文10余篇。
扫描式沙氏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应用示意图
污染源探测效果示意图
课题组开展了沙氏大气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研究,实现了扫描式沙氏大气激光雷达技术和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方圆5 km内大气污染源排放的实时扫描探测。此研究成果在天津、武汉、青岛、郑州、西安等十余个省市环保部门应用和试用,受到合作企业和环保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实现专利成果转化(首批转化项目合同额超100万元)。
责任编辑:于舒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仪学院梅亮副教授课题组新型激光雷达技术研究成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推荐
- 大连理工大学赵楠教授应邀担任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编委
- 中国医科大学校长闻德亮一行来我校高等教育研究院参观指导
- 学校召开校庆工作推进会 确保70周年纪念大会周到、安全、有序进行
- 我校心理育人工作获批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 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
- 【抗“疫”情】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大工物业为师生筑牢防疫屏障
- 【战“疫”情】环境拍摄视频《不放弃》 为抗疫加油
- 2019年辽宁省华育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大学生年度人物现场评议会顺利举行
- 学校召开首期研究生培养政策及管理办法宣讲会
-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基地(一期)建设侧记
- “连理有你,多远都可以相见”-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2020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 载着感恩顺利启程 是送给学院最好的临别礼物
- 【战“疫”情】严抓落实,提早筹划,坚决守好校区属地责任田
- 开学前“应检尽检” 学校教职员工有序进行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
-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离退休党委举办离退休老同志“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主题座谈会
- 【70周年校庆】汇聚三全育人合力 共谋校企育人蓝图
- 面对疫情大考 请看附校答卷
- 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原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副政治委员郝晨声做客大工“名师讲坛”
- 大连理工大学举办微软正版软件功能宣讲会
- 【毕业季】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2019届“华罗庚班”毕业仪式顺利举行
新闻公告
- 抓住疫情防控“战机” 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根据地” 10-17
- 人文学部首届国庆文化周圆满收官 10-16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0-14
高考招生
-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