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大连理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离退休党委举办离退休老同志“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主题座谈会

2018-11-16 0 新闻公告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新闻网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开展离退休老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11月12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离退休党委“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主题座谈会在离退休处会议室热烈召开。离退休老同志中“77、78级”大学生代表、老教授代表、老干部代表、离任校级老领导代表,关工委、老教授协会、自管会主要负责人、在校大学生代表以及离退休工作处工作人员近20人欢聚一堂,畅谈改革开放的新成就。会议由离退休党委书记兼处长刘宇彤主持。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老同志们以“亲历者、见证者”的身份,结合个人生活、工作经历、亲身感受、所见所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回望改革开放40年的壮阔历程,畅谈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老同志们深情回顾往昔,对大连理工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发生的变化作了今昔对比,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学校取得的骄人成绩深感自豪。

77级大学生代表,原发展规划处处长刘志杰老师从当年参加高考谈起。1974年,刘志杰老师高中毕业就回到农村种地,后又到人民公社中学当老师,面对未知的前路,内心比较迷茫和苦闷。1977年10月,停摆了11年的高考要恢复的消息传来,令他激动不已。经过认真选择和不懈努力,刘志杰老师考上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系。他感慨地说:“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刘老师毕业留校后,曾担任过水利系的教师,曾负责过学校的基建工作,见证了大连理工大学改革开放40年来大规模的规划建设发展的过程,退休之前还参与了盘锦校区的建设。刘老师深情地说:“自己是改革开放亲历者,同时也是受益者,能和改革开放共成长,和学校事业同发展是一生的幸事”

机械工程学院退休干部季亚男老师颇有感触地说:“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我的个人命运,也改变了我的整个家庭的命运,使得我有机会考上大学,从农村回到城市,由一个乡村代课教师成长为985高校的干部”。季老师说,当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老师们极其勤勉敬业、同学们也极其刻苦奋进。大家心里都有个坚定信念,那就是要把耽搁的时间补回来。那个年代,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用功学习。到了周日,有些大连本地的同学回家,车上全都是低头看书的各高校大学生。季老师还特别还分享了令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有一天晚上主楼一阶突然停电了,然而同学们根本就没有离开,都默默地点着蜡烛继续学习。偌大的主楼一阶自习室,上百只烛火交相辉映,也映得室内一片光明,这烛火照亮的不仅是书本,更是同学们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主楼的烛光”的故事。

90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徐彭寿老师是大连理工大学(时称“大连工学院”)的建校元老之一,历任过教务处、外事处、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等多个领导岗位的工作。他对当年成立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的过程侃侃而谈。徐老师说,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邓小平访美,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协助中国培养管理人员,要成立一个管理培训中心,地点就选在大连工学院内。谈起当年,徐老依旧心潮澎湃,他说,当年屈伯川老院长作为老教育家真是颇有远见,抓住了历史机遇,带领一批骨干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四处奔波,为学校争取到了这个建立培训中心的资格,使大连工学院成为中国最早的MBA教育基地。办学期间,学校克服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困难,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前行。我们培养的MBA学员为改革开放后迫切需要现代管理知识的中国社会注入了新鲜血液,现代管理教育的星火开始由大连传播至全国,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曾任大连工学院副院长的张不群老师今年已经83岁高龄,她重点回顾了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1977年,学校重新招生后,各项工作百废待兴,大量纷繁复杂的工作需要重新梳理。根据组织需要,她从造船系调至人事处,一个人负责全校的师资工作,所有工作需要重新抓起。张校长回忆道:“当时的情况非常复杂,老的教师都十年不教课了,业务生疏了,年轻教师人数也不够,很多新鲜的知识和技术老师们都不曾接触过。还有一个大问题是东北地区的教师大多是学俄语出身,懂英语的人很少,不利于今后的教学。”为了能迅速充实师资力量,学校及院系利用寒暑假、周日的时间举办了很多补习班、速成班,各位教师以时不我待地精神投入到紧张的业务学习中,只有自己先学好了才能去教学生。”在热火朝天大干苦干的岁月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拼尽全力,作为机关工作者的张校长也苦练自己的业务基本功,全校每位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情况她全都谙熟于心,随口就能说出,为后续的人事工作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老教授,中国第一个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点创始人——刘则渊老师在发言中谈到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变化。他说,改革开放那一年也是知识分子的春天,思想的解放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科学技术人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校也在国家科技飞速发展的大潮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自己作为参与其中、为之奋斗的老教育工作者感到十分自豪。近几年学校的科研水平逐年上升,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的发展蒸蒸日上。希望学校今后能培养更多的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在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

座谈会在和谐热烈的气氛中开了将近三个小时,老同志们情绪高涨,武桂兰、李英华、吴大为、于泽涛、潘石、赵秋娜等老师们依次做了精彩发言。大家从个人成长经历谈到一代人的前途命运,从高等教育事业谈到国防和军队建设,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谈到近期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老同志们纷纷表示,改革开放的伟大的成就令人无比振奋,学校发展壮大也让人万分欣喜。作为老一辈的大工人、新时代的老年人感到很幸福很骄傲,同时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冀和信心,对学校的发展充满期待。作为离退休老同志,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决支持改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离退休党委书记刘宇彤在最后的发言中指出,各位老同志为改革发展付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为我们今天的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祝愿老同志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幸福美满。也请老同志们在安度晚年,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关心、支持改革,为改革发展稳定献智出力,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特邀参会者大学生代表机械学院的田宇新同学在会后激动地表示:“听了老同志们的叙述,我深深钦佩77、78级老前辈们的学习热情,更觉得应该不辜负大好韶华努力学习。当听到老同志们谈起学校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听他们介绍祖国四十年的瞩目成就,我感到无比自豪,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青年人要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在祖国的快速发展里把握机遇,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姚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离退休党委举办离退休老同志“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主题座谈会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