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盐津学子赴东华附校开展行走教育活动
6月25日,“在行走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东华附校&云南盐津行走课程第三期拉开序幕。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赵拥军,东华附校校长周卫斌、副校长张云洁、贺林琳,云南盐津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邓万金、青少年活动中心李宗岚等参加开营仪式。
云南盐津是我校定点扶贫单位,“在行走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云南盐津学生行走上海教育实践活动是我校依托东华附校开展的基础教育扶贫举措,自2017年起每年6月下旬举行,已连续举办3年。?赵拥军对附校多年来为大学扶贫工作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他期待盐津学子能珍惜学习的机会,感受松江的热土、上海的热情以及东华大学的校园文化,彼此结下友情,砺志前行,早日报效祖国。周卫斌代表附校致欢迎辞。
(开营仪式)
四天里,两地学生一同体验附校特色课程,行进管乐、自然实验、创意小饰品、田径训练、书法,观摩九年级毕业典礼等,了解附校文化。用心的住家体验让盐津学子走进附校学生的家庭,让他们经历了人生许多令人激动的“第一次”,第一次吃披萨,第一次体验VR游戏,第一次做蛋糕……这些“第一次”,是附校孩子的诚挚心意,让他们在彼此的付出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同学们还走进东华大学,在校史馆、科技馆、机械学院实验室里感受高校文化底蕴和科技魅力,放飞科学梦想;游览松江和上海名胜,感受上海的魅力和发展脉搏。一次次视觉冲击让孩子们心灵激荡,盐津学子纷纷表示回到家乡要更加努力学习,以考取东华大学为目标,以建设家乡和国家为己任,塑造更好的自己。
(附校特色课程体验)
(两地学子走进东华大学)
(盐津-附校学子行走上海)
6月28日,为期四天的行走之旅接近尾声。结营仪式上,东华附校贺林琳副校长特别感谢盐津学子让附校小伙伴们感受盐津的风土人情和浓浓的友情,并送上美好的祝福。附校四年级学生梁子衿说:“我们每一个人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一份动力,这份动力将激励我们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在生活中自立,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盐津县柿子中学郭孝清同学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我这次上海之行最深的体会,生活尽管给我们带来太多的不幸与灾难,但我们并不会放弃,依然乐观,坚强的生活,记住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而努力!”?兴隆中学邓雅鑫同学在发言中谈到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东华大学,给予盐津学子这次走出大山的机会;感谢东华附校,让他们体验了丰富的课程。她会奋发图强,为盐津建设贡献力量。
视频: 摄影: 唐天瑞等撰写:曾滢、严晨、张云洁 信息员:朱玥桦 编辑:李盈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云南盐津学子赴东华附校开展行走教育活动
相关推荐
- 由我校总负责的上海市道路箱体设置规范华山路示范段建设初见成效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丝路物语”教学实践展在校开幕
- 我校举办国际学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颁奖与交流活动
- 《东华大学报》刊发新年献词《笑纳风雨向前进》
- 东华大学——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2020年度定点扶贫工作推进视频会召开
- “云”学习不断线 东华师生齐上这堂“云团课”
- 奋进@2020 | 软硬兼得 一根小导管探出大课题——记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材料学院余木火教授团队
- 我校机械工程专业首次接受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
- 东华大学王宏志教授团队在智能纤维领域取得突破 首次实现超长电致变色纤维的连续化制备
- 共抗疫情,爱国力行 化工生物学院在行动
- 东华大学明园国际时尚创意教育基金获奖学生座谈会在校召开
- “丝绸之路艺术史·长三角青年论坛”启动会议在东华召开
- 第五批云南盐津教师培训在东华附校结业
- 传承 奋进——我国化学纤维学科奠基人、科学家和教育家钱宝钧
- “裁智·慧业”大学生就业法律风险防范主题宣讲活动在校举办
- 奋进@2020 | 软硬兼得 一根小导管探出大课题——记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材料学院余木火教授团队
- “城市家具”四项国家标准编制启动会在我校召开
- 材料学院廖耀祖教授团队在共轭微孔聚合物纤维及柔性可穿戴储能器件领域取得突破
- 《人民日报》刊发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鲍诗度教授署名文章《“城市家具” 筑建美丽家园(城市更新,艺术何为?)》
- 东华是小家 国家是大家——东华医生在线“云抗疫”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