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陆昌瑞教授课题组发表病毒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陆昌瑞教授课题组在核酸领域顶级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11.2)发表题为“ATP/ADP modulates gp16–pRNA conformational change in the Phi29 DNA packaging motor”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首次获得病毒基因组包装马达末端的结构信息,捕获到其结合ATP/ADP所发生的构象变化,为临床治疗和药物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进而为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新靶点。我校博士生蔡汝洁为第一作者,陆昌瑞教授和康奈尔大学Ailong Ke教授并列通讯作者。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为第一单位。
双链DNA病毒(如乙肝、天花、乳头瘤和疱疹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对其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至今仍是当今生物医学界的难点。双链DNA病毒的成熟与增殖依赖于其基因组的包装,而这一基因组的包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由于构象复杂、组分多、缺乏对称性等原因,目前尚未有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包装马达(pRNA)末端的结构报道,同时对于其和ATPase(gp16)相互作用情况以及包装过程中所发生的构象变化了解甚微,严重阻碍了对病毒包装原理的进一步了解。陆昌瑞教授研究团队针对以上难点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晶体衍射、小角散射技术(SAXS)并结合SHAPE化学探测法首次全面解析出核酸与蛋白复合物的结构和构象信息。
研究表明,包装马达末端核酸蛋白复合体pRNA-gp16特异性结合,组成“Z”形复合物。当ATP与复合物结合时,pRNA末端domain II向DNA通道靠拢,组成密闭桶状五元环结构;当ADP与pRNA-gp16复合物结合时,pRNA domain II向外侧移动。根据pRNA-gp16复合物在结合ATP/ADP前后所发生的构象变化进一步说明了pRNA末端在噬菌体包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操控pRNA domain II的位置协助DNA的特异性识别并促进DNA运动。
陆昌瑞教授(博士、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2005年毕业于美国科尔盖特大学,2010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2012年入职东华大学从事非编码RNA等基础生物学研究,并发表一系列SCI论文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Molecules》等期刊上。
该项研究获得励志计划、上海市科委项目、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资助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a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ar/gkz692/5545366
视频: 摄影: 撰写:陈娜 信息员:陈娜 编辑:孙庆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陆昌瑞教授课题组发表病毒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 我校俞建勇教授入围“2019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 我校研究团队在高熵陶瓷固化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李重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 跨越亚欧的温暖——我校合作院校英国爱丁堡大学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发来慰问
- 校侨联代表参加上海市第十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并获奖
- 我校新增3个本科新专业
- 立足校本文化 融入五育并举——机械工程学院努力写好疫情防控下的“奋进之笔”
- 东华学子在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 《东华大学报》刊发评论文章《以奋进之姿定义2020》
- 我校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 复旦发展研究院于杨一行来人文学院调研智库建设
- “裁智·慧业”大学生就业法律风险防范主题宣讲活动在校举办
- 凝心聚力 建设奋进东华 学校全面部署推进新学期工作
- 走近CALM学者:醉心于高分子物理世界的特聘研究员张朋飞
- 东华大学关工委信息学院分会召开工作交流会
- 环境学院积极发挥科研及学科优势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 我校召开校企合作论坛暨《产业用纺织品》《国际纺织导报》期刊理事会年会
- 2019大学生网络安全邀请赛暨第五届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安全大赛在我校举办
- 我校青年创业校友联盟正式成立
- 2019年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可持续时尚研讨周在校举办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