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校“师说”工作室举办师德系列讲座
5月25日,我校“师说”工作室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举办主题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系列讲座,校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严钧,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周卫斌、发展处主任严晨,“师说”工作室负责人卢文芸和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讲座活动。
严钧在致辞中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做好对未来的规划,无论是学业还是未来就业,都要有合理的安排与奋斗的目标;第二,要做好两手准备,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在满足个人兴趣的基础上,要有保底安排,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三,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为进一步加强两校合作,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优势,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学校聘请周卫斌校长为校学生生涯导师,严钧为他颁发聘书。
(周卫斌作讲座)
周卫斌以“教育过后该留些什么”为主题,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入手,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教几十年以来的经验与感悟。他说,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教师的核心素养在于人的发展,关键在于学力提升,驱动在于创新精神。在专家引领的基础上,新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并与同伴互相学习,才能更快提升教学水平。东华附校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经纬文化、经纬课程、动感课堂的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还为介绍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要求及松江区教师编制考试的要求与时间,并对同学们关于实习机会、应聘条件等方面的提问作了解答。
(严钧为周卫斌颁发聘书)
卢文芸从项目初心、推进思路、实践过程、育人成效四方面展开,介绍了“师说”工作室自2018年成立以来的建设情况。工作室以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传道授业”能力为核心,汇聚学校优势资源,致力打造优秀教师孵化基地,多名工作室的成员在毕业后入职上海、安徽等地的中小学。自2014年起,东华大学为东华附校输送了多名优秀人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次讲座旨在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择业观,让同学们对于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培养方向、应具有的能力与工作要求以及东华附校的建设情况有了初步了解。相信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同学们会尽早考取教师资格证,抓住实践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控班能力、教研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未来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做好准备。
视频: 摄影: 张瑾怡撰写:张瑾怡信息员:唐晓亮编辑:孙庆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校“师说”工作室举办师德系列讲座
相关推荐
- 我校科技园孵化创业项目在首届上海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对接交流会在校举行
- 我校举行“经纬征程 日月东华”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升旗仪式
- 校领导赴后勤集团调研后勤服务管理工作
- 2019年东华大学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日前举行
- 学校举行2019级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座谈会
- 我校学子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上海赛区)中获佳绩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校企对接,助力就业——理学院举行校企合作座谈会
- 外语学院“百年党史?红色追忆”系列专题党课开讲
- 我校贺善侃教授等入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
- 我校学子在第十八届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上汽教育杯”)中喜获一等奖
- 化工生物学院学生荣获“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大赛”一等奖
- 化工生物学院徐红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中期检查
- 环境学院党委邀请援鄂医生刘一典开展线上思政微课
- 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系列党史学习宣讲进附校活动
- 化工生物学院陈前进课题组在扫描电化学显微成像方面取得新成果
-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陈志宏书画展在我校开幕
- 管清宝、游正伟团队在光固化3D打印领域取得进展:预览技术提供高效优化打印策略
- 我校辅导员魏金婷荣获第八届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