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点扶贫1.0”到“乡村振兴2.0” 东华大学一场发布会全面开启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八分钟自加热,就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天麻乌骨鸡汤。“这大山里的乌骨鸡汤原汁原味,绿色鲜美,没想到自加热的产品也可以这么有‘内涵’!”现场品尝的师生发出这样的感叹。4月25日,学校在松江校区举行“东华大学帮扶盐津乡村振兴产品研发基地启动仪式暨盐津乌骨鸡新产品发布会”系列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邱高,云南省盐津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道平出席活动并为基地揭牌,在我校参加培训的40余名盐津领导干部,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及社会企业代表一同参加了活动。伴随着这款新产品的发布,不仅打开了东华师生的味蕾,还进一步帮这款饱含着东华人“乡村振兴之魂”的“灵魂鸡汤”走入了上海市场。
(东华大学帮扶盐津县乡村振兴产品研发基地揭牌成立)
邱高在会上讲话,他指出,此次乡村振兴产品研发基地揭牌成立,是东华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多年定点帮扶盐津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出的新举措、新作为,旨在帮盐津走出一条“在上海市场留得住,居家旅行带的走”的农产品上行的新道路。新品发布是基地建设的第一步,学校将乘势而上,持续发挥科研人才等优势,结合盐津县“6+N”产业发展需求,研制一系列“拳头产品”,带动多个产业发展,促进一批低收入人口就业和致富,携手盐津再创佳绩,共同推动盐津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再上新台阶。
吴道平代表盐津县委对东华大学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帮扶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盐津开发前景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诚邀专家学者、企业家到盐津实地考察、观光旅游和投资兴业。他表示,盐津县将继续携手东华大学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做出新的贡献,共筑地久天长的深厚友谊。
(盐津干部和我校师生现场品尝盐津新品自加热乌骨鸡汤)
“自加热+原生态”让大山里的“黑凤凰”飞入寻常百姓家
盐津,素有“滇川锁钥”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入滇的第一站。这里青山环抱,绿水荡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着一种美食——盐津乌骨鸡。然而一个“锁”字既道出了盐津县交通不便的“痛点”,也让美味的盐津乌骨鸡难以“飞出”深山。这是困扰盐津县乌骨鸡特色产业发展的“难点”,也是东华大学服务盐津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之一。
为此,学校多学科师生组成的乡村振兴团队数次赴盐津实地考察,致力于把盐津百姓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乌骨鸡从简单的原材料供给,升级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生态美食。早在2018年,东华大学就组织中药材专家赴当地推进新品研发工作,之后管理学院调研组再赴云南盐津,重新定位并策划盐津乌鸡系列产品,为其开辟新的生命线。在充分了解盐津自然生态环境和挖掘盐津人文历史因素的基础上,一款主打“原生态”和“便携”的拳头产品——自加热乌骨鸡汤应运而生。
这款营养美味的生态美食产品推向市场半年,销售近四万罐,销售总额150余万元,带动盐津乌骨鸡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直接受益农民93户280余人,平均每户增收6000元以上。目前,“东华研制”乌鸡汤产品已经通过上海权威机构食品检验检测,系列产品从产品到包装也得到了从内到外的升级,让产品不仅有“颜值”更加有“内涵”。此次新品发布标志着“黑凤凰”飞出深山,以崭新形象正式进入上海市场。
东华“智力配方”为盐津乌骨鸡汤“提鲜”
一碗自加热鸡汤的背后,浓缩着东华大学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也凝聚着东华师生智力帮扶的汗水与结晶。
(学校帮助研发设计的自加热乌骨鸡汤系列产品)
一位“八零后”的青年教师与盐津乡村振兴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就是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帅。作为帮扶盐津乡村振兴产品研发项目负责人,她先后多次赴盐津考察调研。在基地启动仪式和发布会上,杨帅介绍新产品格外有底气,语句铿锵有力,对盐津乌骨鸡、中药材的食材特点和产品优势如数家珍,仿佛自己就是一位“盐津姑娘”。她说:“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激励我们要开展‘顶天立地’的教学和研究,把成果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学校盐津籍学生志愿者在展区推广农产品试吃活动)
(师生在一食堂“乡村振兴”窗口体验盐津特色美食)
学校松江校区第一食堂的盐津农产品展区里活跃着一批身着“绿服”的志愿者。他们都是从盐津考入东华大学的莘莘学子,在学校帮扶育人的励志教育中践行着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新时代青年使命。值得一提的是,后勤集团还携手盐津开设了乡村振兴美食窗口,汇聚食堂大师们的智慧,最大程度呈现盐津味道的原汁原味,满足广大师生的味蕾需求,把盐津县乡村振兴美食窗口做成学校传递乡村振兴理念的标志性平台,做成学校后勤育人的实践基地。
视频: 摄影: 杨玉璋等撰写:余思宏、朱一超信息员:李锐利编辑:孙庆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从“定点扶贫1.0”到“乡村振兴2.0” 东华大学一场发布会全面开启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相关推荐
- 学校组织专家宣讲团赴盐津县开展中小学教师主题培训
- 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联合党总支深挖红色纺织史料打造《红星照耀中华纺织》主题展
- 教育部网站报道我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 我校承办“10?10”上海教师心理健康促进云咨询活动
- 档案馆崔敏华获评全国校史研究学会“有突出贡献的校史工作者”
- 主题教育 |“学用新思想 奋进新时代”宣讲团成员秦德君教授为产业联合党总支全体党员作专题讲座
- 我校再次荣获长宁区党建联建优秀单位
- 赓续红色精神,筑牢育德根基 纺织学院党委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师德教育
- 副校长舒慧生参加纺织学院纺织工程系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 第五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服装设计类”大赛顺利举办
- 我校参与主办的2020国际创意面具跨界艺术大展在沪举办
- 青春无畏向前进,150名东华“小叶子”正式启程
- 青春抗“疫”爱国力行,东华大学以“抗‘疫’云宣讲”推进朋辈爱国主义教育
- 学校召开内控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 游正伟教授团队在生物医用电子弹性体领域再获新进展:细胞壁启迪的自愈合材料
- 2021首届“丝绸之路艺术史·长三角青年论坛”顺利举办
- “明天会更好”主题晚会带你走进东华扶贫故事
- 我校驻海南保亭传统工艺工作站承办海南省首届传统工艺高峰论坛
- 2020级艺术硕士研究生MFA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 我校学生柳碧涵、周佳能获上海市高校公关奖学金特等奖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