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院与社区共建互融,聚力打造“红色学习圈”
为了深入开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机械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学院与社区的资源互补优势,主动融入广富林“七色桥”区域化党建联盟,聚力打造“红色学习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融通“两个课堂”,全方位延伸红色阵地。立足社区红色文化资源,学院党委积极组织学生党员进社区学党史,邀请社区党员进高校上党课,充分发挥社区红色资源的溢出效应,将“校门口”的红色教育基地变成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依托社区退休老党员、劳动楷模充实“初心如磐:百名机械人说党史”宣讲团力量,邀请三湘四季社区科研先锋党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导李民乾教授为学院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与三湘四季社区积极分子共上《从纳米科技看中国发展》主题党课,用活用好身边事与身边人物,通过讲述亲身经历讲好初心故事,引领学生党员读懂中国发展奇迹,进一步激发学史热情。
(李民乾教授讲述《从纳米科技看中国发展》主题党课)
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多举措开展红色实践。为进一步推动全院师生自觉把党史学习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学院党委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前往广富林街道办事处、G60科创走廊、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等地开展实践调研,在党建协同、科技服务、大中小协同等方面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院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从社区最突出的问题与最困难的群众着手,大力推行党员志愿服务,与龙马幼儿园、三湘四季社区结对,立足专业特色与自身实际深入社区开展科普实践,解决社区居民遇到的科学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学院党委赴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办事处调研)
(前往龙马幼儿园开展“与机器人交朋友”志愿服务)
同走“百年初心之路”,品牌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学好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学院党委以党建共建为载体,深入开展“从一大到十九大:千秋伟业,百年芳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意设计展,运用VR技术打造实境课堂,与社区党员一同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见证百年初心。与此同时,学院党委将持续推出“五光十色”行动计划,打造“走进党史”“倾听党史”“实践党史”等十个特色品牌活动,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与内容,以典型活动促品牌建设,常态长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党员传承红色基因。
视频: 摄影: 撰写:叶圣华、李陈新信息员:邓士豪编辑:王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机械学院与社区共建互融,聚力打造“红色学习圈”
相关推荐
- 学校举行民法典学习专题讲座
- 我校学子在2019年上海市“我与祖国共成长”资助育人主题征文活动中获佳绩
- 纺织学院闫建华研究员荣获2020年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突出成就奖
- “非”你莫属,“遗”见倾心 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呈上“时尚黔风”新答卷
- 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荣获百丽杯概念鞋履设计组双金奖
- 攀枝花学院校长王曙光一行来校交流调研
- 2020年上海“纺织”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在我校开学
- 致公党东华大学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 杨曙光当选委员会主委
- 化工生物学院学生荣获“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大赛”一等奖
- 统一战线在行动,民革东华大学支部党员陈敏为孝感一线医护人员捐赠420只N95口罩
- 我校组织新教师观看2021年上海市新教师入师入会仪式
- 副校长邱高参加图书馆第三党支部“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 你在前线奋战,我再后方坚守——两位逆行者家属的抗疫记
- 民用卫生口罩生产和科学使用有标可依 我校参与制定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日前发布
- 《民族艺术》期刊推介我校冯鸣阳副教授国家社会科技基金项目成果
- 我校两位教师获2019年度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高校联合教育项目资助
- 同心聚首 共启新程 化工生物学院校友会成立
-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工业大数据分会在我校成立
- 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徐大振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 学校举行校友新春座谈交流会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