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团队在可降解血管支架领域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可降解血管支架由于安全的降解性能使其成为治疗小儿先天性血管狭窄性疾病潜在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但目前可降解支架的研制多集中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治疗上,支架直径小于4mm,而针对直径为6-9mm婴幼儿大动脉的可降解血管支架研制报道甚少;且聚合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存在着径向支撑性能不足,降解时间与血管修复愈合时间不匹配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发展。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面向先天性血管狭窄性疾病患者的聚合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具有力学增强性能和适宜的降解性能,以改善现有可降解血管支架的问题。
基于上述需求,我校纺织学院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具有机械自增强性能的PCL/PPDO复合结构可降解血管支架。相关成果以《机械自增强型复合结构可降解血管支架》(Development of a polycaprolactone/poly(p-dioxanone) bioresorbable stent with mechanically self-reinforced structure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treatment)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是纺织学院学院博士毕业生赵帆和新华医院医生孙晶,通讯作者为东华大学王璐教授、东华大学王富军正高级工程师和上海市新华医院院长孙锟教授。
该复合结构血管支架由PPDO单丝和PCL/PPDO皮芯结构复合纱线编织而成,并利用材料熔点差异经热处理将PCL组分熔融-固化后在部分交织点处形成稳定粘结,从而显著增强了编织支架的力学性能。此外,该复合结构支架具有优异的顺应性。通过改变两种组分的配比,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力学性能的复合结构支架,为临床上个性化定制血管支架的开发提供了可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结构血管支架具有与金属支架Wallstent相当的机械支撑性能。植入到猪髂动脉和腹主动脉支架后一个月内复合结构支架均实现完全的内皮化,并在植入12个月内保持管腔通畅。此外,本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支架vs血管的直径比(stent-to-artery ratios)对支架降解性能并无明显影响。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东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111”计划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actmat.2021.02.017
视频: 摄影: 撰写:赵帆 邹婷信息员:崔启璐编辑:李盈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研究团队在可降解血管支架领域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 我校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两项目获2019年工程教指委立项
- 中国风格设计的知与行——卞向阳教授主讲《锦绣中国》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00后大三学生原创潮牌亮相上海时装周
- 《丝绸之路织染绣服饰研究·新疆段卷》新书首发式暨“丝绸之路纺织文化传播与交流”研讨会举行
- 材料学院发挥学科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区域化党建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
- 教育部网站报道我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 我校第七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研修班开班
- 我校举行“厉行节俭,美好‘食’光”劳动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兴东院长一行来校洽谈合作
-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服装设计类”大赛举行
- 科学谋划,擘画蓝图——材料学院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
- 2020年“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成功立项
- 化工生物学院鲁希华教授课题组构建“软球”凝胶光子晶体固定化新方法
- 我校社区管理中心主任郭占富荣获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
- 携手共抗疫情 海内外合作院校远程发来祝福
- 我校举办人文社科专业认证研讨会议
-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分子工作组会议在校召开
- 我校学生作品获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服装立体裁剪设计大赛金奖
- 2021毕业季 | 李欣:最炽热的梦,是藏蓝的颜色
- 我校2020年女教授联谊会年会举行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