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物学院易涛教授、张灯青副教授课题组在光捕获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利用太阳能的重要反应,光捕获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过程。人工光捕获体系的构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为模拟光合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材料以及化学传感器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报道的人工模拟光捕获体系大多只具有一次能量转移过程,而自然界的光捕获以多次能量转移过程为特征,具有连续能量转移过程的体系的构筑面临着巨大挑战。
近期,我校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易涛教授、张灯青副教授课题组发展了基于铂(II)基大环的具有连续能量转移过程的光捕获体系,并成功用于光催化C-H活化反应(图1),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金属大环的具有连续能量转移过程的光捕获体系构筑及其光化学催化研究》(Artificial Light-Harvesting Metallacycle System with Sequential Energy Transfer for Photochemical Catalysis)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我校硕士生余威为论文第一作者,张灯青、易涛为共同通讯作者,东华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图1. 光捕获体系的构筑及光催化过程示意图
利用配位键导向自组装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四苯乙烯基团引入到铂(II)大环化合物M1中,M1在水/甲醇(19:1, v/v)溶液中自组装成纳米球状结构,显示了良好的AIE特性,可以作为光捕获体系的理想能量给体。加入能量受体曙红Y(ESY)后,构筑了一步能量转移体系M1-ESY,再加入第二个能量受体磺基罗丹明(SR101)后,实现了从M1组装体到ESY再到SR101的两步连续能量转移体系(图2)。
图2.(a)向M1中加入不同量的ESY的发射光谱变化图。(2)M1与M1-ESY(100:1)的荧光寿命衰变曲线。(3)向M1-ESY体系中加入不同量的SR101的发射光谱变化图.(4)M1-ESY与M1-ESY-SR101(500:5:4)的荧光寿命衰变曲线。
为了更好地模拟自然光合作用,M1-ESY-SR101体系被用于催化水溶液中C-H键烷基化反应,与M1-ESY体系或ESY/SR101体系相比,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表1)。
表1. 光催化苯基乙烯基砜与四氢呋喃的C-H键活化反应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jacs.0c12522
视频: 摄影: 图片由课题组提供撰写:张灯青信息员:曾铮编辑:孙庆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化工生物学院易涛教授、张灯青副教授课题组在光捕获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砥砺奋进”东华大学第六届生涯规划大赛在东华大学举行
- 我校保卫处荣获上海学校后勤保卫系统2020年度敬业团队称号
- CALM同行—中心举行学长生涯规划交流分享会
- 2020年上海市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举办
- 上海华虹集团来我校开展校园宣讲活动
- 学校举行“干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力与领导艺术》专题辅导报告
- 我校王治东教授入选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成员
- 学校召开2019级本科生军训工作部署会
- 我校在超弹纳米纤维气凝胶高温空气过滤材料领域取得最新研究进展
- 我校国际学生在2020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汉语桥”演讲比赛中获奖
- 以手心温暖服务心,做志愿者的“志愿者”——信息学院为进博会志愿者送上暖心问候
-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两优一先”表彰
- 首届“创无止竞”全国高校电竞产品创意设计推优大赛在我校正式启动
- 《Advanced Science》发表我校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关节炎无创成像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院长一行来访
- 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顺利召开
- 《解放日报》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治东教授署名文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打造多维度学史空间 机械学院开展内涵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
- 我校第七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研修班成果汇报暨结业典礼举行
- 学校举行“名家谈马克思主义”系列讲座首讲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