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2020 | 郭姗:十五年思政路 照亮学生前行路
“亲和力强、平易近人”与她传授的思政理论知识,一同在信息学院学生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她从事辅导员工作十五年,毕力躬亲,在学生培养、教育和管理上悉心钻研,是团队认可的“智多星”;她耐心倾听学生学习、生活和求职困惑,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是学生心中的“最美护航手”。她就是“2019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郭姗。
执着与热爱,思政工作情怀深
2005年3月1日,郭老师第一次走进辅导员办公室,“忙碌又充满活力”是郭老师对辅导员工作的第一印象。十五年来,她带了十届1300多名学生,从一名专职辅导员成长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身份在变,育人的初心和热忱不改。身为辅导员,她坚持为每一位学生做个人规划、修改简历、推荐就业,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所带毕业生就业质量突出,学生参军入伍和创业的比例逐年增加。郭老师带的毕业生薛同学说:“她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人生成长与职业道路上的指引者。”润物无声,郭老师在一言一行中影响着学生。
(郭老师给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
为了提升工科生人文素养,郭老师在实践的路上从未停歇。2007年与办公室老师们一同为学院学生开设第二课堂;2012年从第二课堂迈向第一课堂,主讲《大学新生生涯导航》和《形势与政策》课;如今的她积极参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示范课堂建设,疫情期间又化身“网红”教师,十三年的课堂,始终把思想引领作为思政育人工作的核心,在情怀与担当中前行。据了解,郭老师在工作之余,还曾到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做了三年志愿者,为特殊少年主讲生涯导航系列课程,将个人的光与热辐射到社会上,帮助更多特殊人群。
5475天,天天24小时在线,办公室新入职老师总会问她,当辅导员这么久,会不会觉得很累?郭老师感叹:“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源动力,学生在变,我的工作就是常做常新的。我希望做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一束光,陪伴学生安心成长,引领学生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就是我奋力前行的力量源泉。”
鼓励与帮助,学生心中的小太阳
“姗姐就是我们的小太阳,和她在一起总觉得暖暖的,正能量爆棚。”为什么学生会认为郭老师是心中的“小太阳”呢?
有一种爱叫帮助。“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没有抹不平的瑕疵,只有不会雕琢的匠人。”这句话郭老师说了十五年。大四学生小吴,学业上缺30学分,准备延毕。郭老师了解情况后,邀请他做自己的助管,在做助管过程中,小吴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暴涨,用短短一学期补齐了30多学分,最终顺利毕业并在上海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实现了他“扎根上海”的梦想。郭老师有一个特别内向的学生,在找工作中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她拿着学生简历,一家家“敲”企业的门,学生最终成功入职上海一家知名央企,开启人生新征程。“办法总比困难多,除非他不给我们帮助他的机会。”这样的故事很多,变的是人和事,不变的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温暖学生心田。
(郭老师嘱咐光荣入伍的学生“不负初心”)
郭老师从2012年开始一直带大四班级,就业工作非常出色。如果说有法宝,那便是“真心和用心”。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比较彷徨、困惑,“不去催要去导”这是郭老师日常工作的写照。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生的就业节奏,她组织3次家长视频会议,每半月开展1次学生视频会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就业困难,第一时间告知就业形势,耐心制作5期网络微课、多方联系邀请企业做线上宣讲会,多种方式有序推进学生就业。身处在疫情红色区的湖北籍学生小段,在她的指导下斩获多个offer,最终选择留在湖北建设家乡,还协助老师录制职场战“疫”微视频,分享特殊时期网上签约心得。就如郭老师说:“工作时不能只盯着事务性工作,要真心去帮助学生,用心了是能感染到学生的。”
思考与创新,团队认可的“智多星”
在办公室其他老师口中,郭老师是学生工作的“智多星”“金点子大王”。她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把握合力,与学院小伙伴一起实践总结出多个金点子。
如何破解人员流动、学生意识形态变化的难题?郭老师说:“品牌不是虚的,它相当于一种工具、一个抓手,可以帮我们从很多事务性工作中脱身出来;品牌成熟起来,交给学生,对于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自我提高有很大帮助。”她在学院“信仰领航青春”学生党建工程的基础上,设计“树形”的孵化模式,带领党建工作团队培育出一批如党员定岗定责机制、区域化党建之地校党建合作机制、合作开展志愿服务等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活动,培育出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学生骨干力量。学院党建工作多次被上海市教卫党委网站、上海基层党建网专题报道。
(郭老师与学生交流近况)
“因时而动,应势而为,工作常做常新”是工作上的小妙招。疫情期间,为解学生求职之需,郭老师将日常积累的各方资源调动起来,创新推出“企业大咖谈就业”微课、“职面未来我们同行”朋辈求职经验微课、“‘疫’往‘职’前”网络主题班会等新举措,被学生称赞为“及时雨”。学生通过视频能和企业HR面对面,及时获取求职信息、掌握线上应聘策略,积极参加空中双选会,最终顺利渡过疫情大考关。作为生涯教育主管,她为学生提供最新创业指导政策咨询与培训,为学生就业创业牵线搭桥,近两年,她带的学生中有1人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海市创业计划类银奖,1人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特等奖、全国铜奖,近三年所带学生有66人次获得国际、国家及市级各类学科竞赛大奖。
平凡中见伟大,点滴中显精神。十五年的时光,她在为学生服务的平凡岗位中潜心钻研,真诚付出,见证着学生的成长,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书写着教育人生的最美华章。
视频: 摄影: 被采访者提供撰写:王金辉信息员:王金辉编辑:朱一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奋进@2020 | 郭姗:十五年思政路 照亮学生前行路
相关推荐
- 《人民日报》刊发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鲍诗度教授署名文章《“城市家具” 筑建美丽家园(城市更新,艺术何为?)》
- 300余名东华附校学生走进东华大学 零距离感受科学魅力
- 赓续红色精神,筑牢育德根基 纺织学院党委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师德教育
- 2020年全国纺织系统高校党建、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年会暨研讨会召开
- 开门听真言,虚心纳良策 机关党工委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面对面座谈会
- 国家艺术基金“海派旗袍文化传承与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结题成果汇报在校举行
- 环境学院多措并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
-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治东教授荣获2019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
- 学校召开会议总结2019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 走近CALM学者:醉心于高分子物理世界的特聘研究员张朋飞
- 九位东华学子出征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 学校工会工作专题培训班在两校区举行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院长一行来访
- 国家艺术基金“海派旗袍文化传承与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结题成果汇报在校举行
- 中华传统服饰版权综合服务平台——上海汉服版权中心揭牌成立
- 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荣获第二十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季军
- 我校辅导员魏冰喜获首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微视频比赛一等奖
- 教育部网站报道我校“三个着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 当时尚周遇上毕业季 2021环东华时尚周拉开帷幕
- 马克思主义学院“五育并举”,描绘全面发展蓝图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