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写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之际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硬核力量。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注重礼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薪火相传的价值基因。“程门立雪”“子贡尊师”传为千古佳话。1985年,国家设立教师节,奏响了尊师重教的时代和弦。风起于青萍之末,崇教尚师已赫然成为学校的“文化符号”,由学生投票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活动,已持续开展20届,“获评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高荣誉。”如今,斩获“我心目中好老师”,已沉淀为不少教师的美好憧憬。
回望历史,华纺、纺大、东华的一代代优秀教师用爱心和智慧为莘莘学子点燃一盏盏心灯。从名誉校长、知名教育家钱宝钧到“全国优秀教师”王善元,再到“上海教育年度人物”陈孩未,无不将“不为一己求安乐,愿作他人嫁衣裳”奉为人生圭臬,他们身上闪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绽放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光芒。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一大批学校教师的功勋,已然书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丽画卷上。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置身百年梦想照耀下的新时代,呼唤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亟需更多笃定“立德树人”事业,有信仰、有学识的好老师。
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只有怀持崇高理想信念的老师,才会在青年学子中播下伟大梦想的种子。理想信念不能空论,需要在纵向贯通、横向比较中夯实。读读近代史、学学革命史,就能从历史的逻辑中发现中国共产党是源自人民的选择;耳濡目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祖国各地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比观察疫情之下的“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就能从现实的逻辑中体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绳短不能汲深井,水浅难以负大舟。如果老师学识不足、视野不宽,教学自然捉襟见肘。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好老师须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感,及时“充电”、定期“加油”,不断增长学识、拓宽视野,做到传道者自己先悟道,授业者自己先精业,解惑者自己先无惑。如此,师者才有尊严,教育方有底气。
师者大成,不是声名显赫,而是培养了多少人才,传承了多少文化,传播了多少思想。只要每个人立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志向,燃烧心中的一团火,教育便能释放出通达个体梦想、支撑国家富强的伟力。
视频: 摄影: 撰写:华平信息员:朱一超编辑:朱一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写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之际
相关推荐
- “丝绸之路艺术史·长三角青年论坛”启动会议在东华召开
- 战疫情 促发展 学校创业指导服务显成效
- 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 ??纺织学院着力探索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
- 我校游正伟团队在生物电子用弹性体领域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 校领导调研材料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 联动组织科技成果转移孵化沙龙 助力青年教师发展
- 东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获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 学校举行马宝兴教学楼揭牌仪式
- 学校举行2019年新教职工入职培训结业典礼暨教师荣休仪式
- 副校长陈南梁参加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本科学生第三党支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 材料学院辅导员一行赴上海交通大学调研交流
- 我校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储玲玲课题组在国际顶尖综述类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受邀发表综述文章
- 人文学院多维度强化党史育人 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 学校召开2021届毕业班学生党支部书记交流座谈会
- 朱美芳院士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 我校两位教师获2019年度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高校联合教育项目资助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与治理效能学术研讨会”在线举办
- 学校召开2021年师德警示教育暨干部廉政教育大会
- 学校启动2020年度基层党建“互评互学互建”专项工作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