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 谈中国社会保障事业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11月9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名家论坛第237讲在昌平校区举办。本次讲座由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承办,主题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七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本次讲座荣幸地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关系学院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主讲,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郑尚元与谈,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娄宇。参加本次讲座的还有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王显勇、副教授杨飞、副教授李娟、副教授李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廖藏宜、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海明等等。
郑功成在讲座中主要谈了四个问题:一、社会保障为什么重要。二、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脉络。三、我国社会保障积累的经验。四、我国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他首先谈了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保障跟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制度文明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其中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制度之一,社会保障的功能也体现社保的重要性。郑功成梳理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脉络。我国的社会保障发展可以概括为二个高潮期,中间不断探索。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始于1949年、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针对灾民与失业工人所采取的大规模社会救济活动,并以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为主要标志;近10年社会保障的快速发展是另一个高潮,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覆盖全民的目标,已经从主要面向城镇职工演变为全民共享的福利制度。郑功成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积累的经验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郑功成教授总结道,中国社会保障事业七十年的成就巨大是客观的,问题多也是客观的,改革任务异常繁重。
与谈人郑尚元高度评价了郑功成教授的报告,并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重要任务。
娄宇做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讲座内涵丰富,含金量很高,特别是两位郑教授分别为我们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我国社保事业七十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对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获益良多的。
编辑/黄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 谈中国社会保障事业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相关推荐
- 我校与海南大学举行对口支援与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 学校办公室组织召开全校合同管理培训会
- 云端升旗向祖国致敬 线上相聚为法大庆生——校庆日云升旗活动圆满举办
- 法大捐赠 情系嘉铭——中国政法大学向北京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捐赠防疫物资
- 不畏艰难险阻 勇担时代使命——中国政法大学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精神线上座谈会
- 一草一木皆胜景 一乡一俗总关情——中国政法大学共建巴巴多斯孔院举办第二次线上“汉语角”活动
- “燃助力薪火丰学子羽翼 践担当初心做青年大事”——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法大班”励志助力计划接力仪式在山西石楼举行
- 我校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签署双向交流框架协议 校长马怀德出席签字仪式
- “百年循迹——走过你来时的路”——民商经济法学院党委部署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实践活动
- “新手上路” 别怕!——校长马怀德在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 我校共建班戈孔院召开第七届理事会会议
- 中国政法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圆满结束
- 探讨法金融前沿问题 助力新时代经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首届法金融论坛成功举行
- 中国驻巴巴多斯大使延秀生慰问巴巴多斯孔院全体教师
- 国际法学院第三期“理斐”论文切磋会圆满结束
- 学生处党支部开展“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高高飘扬”主题活动
- 更强的法大 更美的校园——我校召开2020年度筹融资工作会议
- 新生开课第一天:研究生教学秩序正常
-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率团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参会交流
- 以目标责任制为牵引,继续教育学院召开视频会议部署2020年新学期党政工作
新闻公告
-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一行来校商议合作事宜 10-28
- 外国语学院组织“金秋长走健康行”活动 10-28
- 第五届“立格外语学院联盟峰会”举行 10-27
- 我校研究生骨干先锋岗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仪式举办 10-27
- 我校共建巴巴多斯孔院举办诗歌主题文化俱乐部活动 10-27
高考招生
-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国防定向生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