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学学科体系构建”开题
9月12日上午,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院长张桂林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学学科体系构建”开题报告会在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课题组成员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题报告会由国家监察研究院副院长李莉副教授主持,副校长常保国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常保国教授在致辞中从国家需求、学术积淀和高校人才培养经验阐述了国家监察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已经具备,需要以学科体系构建为契机,推动国家监察学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首席专家张桂林教授介绍了国家监察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的总体框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监察学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社会价值?张桂林教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三个具体研究目的:一是国家监察学基础理论构建与创新,二是如何将国家监察学知识体系运用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三是国家监察学话语体系如何体现民族性与普遍性。课题组主要专家成员就项目子课题进行了汇报。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从课题设计论证、课题逻辑性、中外结合、理论导向和学科交叉等方面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课题论证具有开拓性,提出在课题研究中要将一般学术规范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学科体系建设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教授认为,在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亟需专业化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来探讨中国特色的监察学科设置是恰逢其时,他建议在人才培养设计中以研究生为主,硕士以面向行业培养人才的专业教育为主,博士主要培养学术人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冬雪教授提出,国家监察学作为政治学与法学为依托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公权力如何进行制约和监督的问题,同时,如何结合中国现实,体现中国特色同样要高度关注。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何增科教授对课题成果形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建明教授就国家监察学科的元概念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从监督学的视野肯定了国家监察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提出要充分总结我国监察文化的历史成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翔教授从专属的研究对象、跨学科定位如何体现知识上的满足感提出了看法。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阳教授认为:国家监察学是关于国家权力运行过程中保持公正性、合法性的理论、知识、和制度安排的学科,在研究中要区分知识、理论和话语的区别,虽有交叉特性但国家监察学的主体属性仍是政治学科属性。我校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汪海燕教授提出国家监察学科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监察法学在课题研究框架的特殊支撑作用,学科体系构建要“落地生根”,要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我校比较法学院院长解志勇教授结合自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经验,从政治学、法学研究视角的差异性以及学科归属设置提出了建议。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霍政欣教授肯定了国家监察学建设及其人才培养对法大“双一流”建设和交叉学科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柏顺教授、西安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永庚教授、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周睿志,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桂林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课题研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课题组将充分吸纳各位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集中力量,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国家监察研究院成立近三年来,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绩:2018年提出设立国家监察学并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核心研究团队三年来在权威期刊和SSCI期刊论文发表了6篇有关国家监察和廉政建设领域的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同时完成了深圳市纪委监委、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委托研究课题,研究院承担了国家监察学专业全部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编辑 陈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学学科体系构建”开题
相关推荐
- 我校召开2019年度本科生国际化人才培养会议暨国际课程建设报告会(2013-2019)
- 我校共建巴巴多斯孔子学院邀请巴巴多斯中国友谊协会主席发表演讲
- 党委书记胡明主持召开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第32次党委常委会
- 中国政法大学团学组织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重要回信精神
- 法律硕士学院成功举办首期“大法官论道”
- 校长马怀德主持召开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第19次校长办公会
- 我校比较法学研究院与法学院联合举办 “第十届中德宪法论坛?比例原则研讨会”
- 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荣获2019年(中国)国际海洋法 模拟法庭竞赛(国际赛)总冠军
- 助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传播中国法律声音 我校召开“中国法英文视频公开课”项目研讨会
- “国际造法的现代变迁”学术研讨会
- 我校召开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2020学年第五次会议
- “法硕论道 · 师生下午茶”第七——学以致用,从“新冠肺炎” 疫情谈起
- 校长马怀德主持召开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第16次校长办公会
- 疫情无情人有情 温暖民商显关怀——记民商经济法学院党委向境外学生邮寄防疫用品
- 我校学生团队入选北京市“双百行动计划”2019年示范团队项目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法律分会成立
- 第三届“一带一路”高校法科学生论坛开幕式成功举办
-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 党委书记胡明主持召开中国政法大学2020年第8次党委常委会
- 我校人权研究院师生参加“2019?南南人权论坛”并承办第四分论坛
新闻公告
-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一行来校商议合作事宜 10-28
- 外国语学院组织“金秋长走健康行”活动 10-28
- 第五届“立格外语学院联盟峰会”举行 10-27
- 我校研究生骨干先锋岗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仪式举办 10-27
- 我校共建巴巴多斯孔院举办诗歌主题文化俱乐部活动 10-27
高考招生
-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国防定向生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