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涉外法治人才本硕贯通培养合作
(记者/黄楠)9月4日下午,我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人才联合培养工作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党委常委、副校长贾文键,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志钢,我校党委书记胡明,校长马怀德,副校长冯世勇出席会议。相关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王定华对我校一行到访北京外国语大学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高校喜迎新生的良好氛围中,北外与中国政法大学就国际法学人才联合培养达成合作,对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王定华讲话 摄影/卢云开)
王定华详细介绍了北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双方的此次合作,王定华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北外喜事,热烈欢迎。北外和中国政法大学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面对新形势,要加大合作,进一步启用新项目、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为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是因势而为,应运而生。与中国政法大学的合作是两校人才培养的一件大事,双方将各自的优势学科进行强强联合,学科交叉互补,合作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前景广阔、充满信心。三是精诚合作,互利双赢。北外非常重视此次合作,将在教学安排、招生宣传、经费投入、项目管理上给予全力支持,并形成制度化安排,希望双方真心真意地付出努力,使这个项目能够赢得家长的认可、学生的拥戴、教育部的首肯、国家的赞誉,为中国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做出贡献。
胡明对两校达成合作表示祝贺,他指出,此次两校合作开创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两校人才培养的一件大事,也是两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次有益尝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示范价值,必将引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
(胡明讲话 摄影/卢云开)
胡明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中国政法大学始终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秉承鲜明的国际化办学战略,对标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的“四型”涉外法治人才。随后,胡明介绍了我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成果。他表示,此次两校开展涉外法治人才本硕贯通培养合作,是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是法学A+和外语A+的强强联合,是“共和国法官检察官摇篮”和“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结合,必将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携手孕育“共和国涉外法治人才的摇篮”。
杨丹表示,两校合作有着良好的事业基础,定位上符合国家对外开放的需求,对于国家亟需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两校A+学科的强强联合,体现了合作的广度和高度,要做好相关的对接协调工作,提升合作质量,培养高端人才,取得优秀合作成果。
马怀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工作,提出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创设“涉外法治人才本硕贯通培养”项目,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尝试。他代表学校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
马怀德表示,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马怀德指出,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特别是涉外法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不足,成为明显短板。据了解,目前能够熟练从事涉外业务的律师仅7000余名,可从事“双反双保”业务的律师仅500余人,可在WTO机构独立办案的只有300余人,这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是当务之急,也是包括中国政法大学在内的国内知名高校责任所在。目前,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外语强但法律专业不足,或者法律专业强但外语能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通过外国语高校与政法高校强强联合精诚合作,本着“外语+法律”七年贯通培养的思路,培养出语言和法律均精通的优秀涉外法治人才。希望两校发挥各自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集中力量、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共同培养更多优秀涉外法治人才。马怀德强调,双方签约后,要抓紧落实协议,扩大招生计划,争取外部支持,制定可行培养方案,加强招生宣传,吸引优秀生源。双方要以此合作为契机,深化交流不间断,巩固合作再发展。
会上,两校相关学院及职能部门就合作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
(杨丹与马怀德签署协议 摄影/卢云开)
杨丹与马怀德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人才本硕贯通培养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专业和资源优势,以现有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培养“外语法学双精通”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为目标,创新本科生和研究生跨校贯通培养模式,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项目。双方将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会商工作计划,研究协调合作中的重大事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升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水平。
编辑/陈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涉外法治人才本硕贯通培养合作
相关推荐
- 深化扶贫协作 实现共建共赢——中国政法大学与通辽市开启合作新篇章
- 助力智慧党建 聚力依法治旗——校长马怀德带队赴科左中旗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 刑事司法学院主题教育总结大会顺利召开
- 我校第二期先锋法大训练营在西柏坡举行
- “柳文超优才奖(优秀研究生奖)” 捐赠签约仪式举行
-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学术研讨会举行
- “联合国机构宣讲”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顺利召开“掌握环境法研究方法”主题座谈会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5次集中学习
- 北京市教委代表团访问我校共建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及森诺博经济高中
- 我校举行2020级本科新生座谈会
- 第九届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科研管理论坛成功召开
- 人事处党支部召开“学习抗疫人员职业精神,发挥支部党员先进作用”主题党日活动视频会议
- 法律硕士学院午间沙龙(二十七)——“法律科技的应用与挑战”顺利举行
- 将陪伴进行到底 “师生云聊”前四季圆满收官
- 副校长冯世勇带队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考察调研
- 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首届“孔子杯”网络汉语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 中国政法大学召开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部署会、培训会并进行全流程模拟演练
-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2020年招录宣讲会在我校举行
- 许身健教授参加北京市“首批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专题研训”
新闻公告
-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一行来校商议合作事宜 10-28
- 外国语学院组织“金秋长走健康行”活动 10-28
- 第五届“立格外语学院联盟峰会”举行 10-27
- 我校研究生骨干先锋岗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仪式举办 10-27
- 我校共建巴巴多斯孔院举办诗歌主题文化俱乐部活动 10-27
高考招生
-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国防定向生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