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页

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师生热议全国两会教育话题

2021-03-08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闻网

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热议两会教育话题,畅谈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对未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期待。

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肖磊表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作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校区自批复设立以来,始终坚守在在西部高等教育一线。今后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牢记扎根新疆办学初心,注重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巩固石油石化类优势专业,加快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助推新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培养更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理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徐长亮说,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也是民众关切的大事。李克强总理强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深入思考育人方法,积极探索多元化育人路径,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拓宽合作育人口径,让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到育人中来,统筹各方优质资源,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的协同育人平台,全方位引导学生塑造高尚品德、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涵养家国情怀,矢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石油学院地质系党支部书记能源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到“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中国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区始终秉承“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理念,大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校企全过程联合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对校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将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悉心授课、尽心育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文理学院思政系教师贾永刚说,历史是现实之源,党史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在校区学生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和新疆地方红色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疆、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怀,增强他们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信心,助力学生坚定不移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工学院辅导员翟鹏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当今社会,网络上充斥着各色各样的信息,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游戏更是让学生眼花缭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群体,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追求。因此,应强化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完备理论修养、健全人格修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和学生的头脑,以更强的业务能力引导学生塑造高尚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帮助学生在大学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石油学院计算机类2019级本科生陈竹影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国。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发展教育事业的一系列具体举措。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会将两会精神融入学习生活中,牢记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嘱托,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在奋斗中书写时代的青春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工学院机械类专业2020级本科生程弛宇说,教育事业关乎国家发展大计。过去一年来,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有力保障了教育教学秩序的迅速恢复;“停课不停教”,网上云课堂等新型教育形式的涌现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乡村教育振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调整等措施也让教育发展更上新台阶。相信,疫情过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定将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作为青年一代,将躬身践行,全力以赴,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理学院俄语专业2019级本科生崔玉川说,青年学生在为党和国家取得一个个重大胜利而欢欣鼓舞的同时,要认真学习党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党的伟大功绩和光荣历史中汲取思想力量,提升理论水平,树立崇高理想,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编辑 丁远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师生热议全国两会教育话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