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筱筠研究员主讲“一带一路”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12月25日下午,由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主办的“文心讲坛”第六期讲座在沙河校区3号学院楼222教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筱筠研究员为师生作“‘一带一路’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主题讲座。讲座由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李爱民研究员主持,部分师生参加。本次讲座是“文心讲坛”的第六场、也是今年的最后一场讲座。
李爱民代表文化与传媒学院对郑筱筠研究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郑筱筠研究员在百忙之中支持学院学术交流活动表示衷心感谢。
郑筱筠介绍了“一带一路”的含义以及地理范围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世界级的大构想,对推动世界各国互利共赢,互力互通、互相互助有着积极的作用。
郑筱筠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玄奘西天取经等多个故事,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历史基础,说明了世界的文化是相互交流借鉴的。她认为,从文明交流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建设根本上是多元文化的通融,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是历史上“原有”的丝绸之路文化、经济带的恢复和新的经济文化、经济带的创建。
讲座最后,郑筱筠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告诉同学们,要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郑筱筠进行了交流。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对文化交流有了一个全球的观念,认识到了“一带一路”不仅是世界文明不断交流借鉴之路,也是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
“文心讲坛”系列讲座是2019年为迎接我校建校70周年、文化与传媒学院建院15周年,由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推出的优质学术讲座活动。自2019年4月起,面向全校范围,中文系共举办了六场高水平的人文社科类学术讲座。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位专家学者莅临我校,为师生带来多场学术盛宴。与名师大家的深度学术交流和互动极大提高了中文系学子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拓了学术视野、丰富了学术实践生活,感受到了最前沿的学界动态,激发了学术研究的兴趣,更领悟到了学术研究的无穷魅力。
2020年度,作为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倾力打造的优质学术讲座品牌,“文心讲坛”系列还将持续进行,为中财学子请来更多的人文社科大家,带来更好的学术精品讲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郑筱筠研究员主讲“一带一路”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相关推荐
-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0》发布
- 突击隔离工程 有效防控疫情
- 中央财经大学第五届民建财经论坛暨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防控研讨会成功举办
- 王瑶琪校长一行看望浙、沪校友并走访部分捐赠单位
- 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研讨
- 财税学院教师在《光明日报》发表《明末至民国年间应对疫病的财政措施及其演变》论文
- “聚力产业发展,共赴冰雪之约”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走近冬奥、走进延庆
- 金融学院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
- 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举办“传承红色基因·重走红色之路” 主题活动
- 学校召开2021年校内预算编制启动会暨财务工作培训会
- 我校教师应邀参加第32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体育期刊专委会年会
- 学校举行支持农科院附属小学发展项目2019年绩效考核暨2020年工作计划研讨会
- 创新高!中央财经大学在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再创佳绩
- 50年以上党龄!听老党员讲述红色故事
- 中国证券市场30周年暨大湾区资本市场发展研讨会召开
- 新华网报道刘权副教授谈网络平台规制的观点
- 我校召开《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学》杂志(英文刊)首发仪式暨学术研讨会
- 保险学院“平安之家”创建工作检查验收顺利完成
- 学校召开定点扶贫宕昌县2020年工作部署会
- 我校文化经济学学科建设又出标志成果
新闻公告
- 民盟中央财经大学支部委员会举行换届大会 03-17
- 中财大首批冬奥志愿者凯旋 03-16
- 中财女排挺进四强 03-15
高考招生
- 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