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校党委书记署名文章: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出好三张牌——主基调、主阵地和关键棋
6月29日,学校党委书记何秀超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题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署名文章。
文章从把握主基调、扎根主阵地、下好关键棋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思路和路径。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人民日报》2020年06月29日09版版面截图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何秀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重要遵循。高校要发挥优势、守正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把握主基调。对于高校而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既是重大理论研究任务、学科建设任务、人才培育任务,更是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要把握主基调、打好主动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加强和改进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为目标,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重要使命,根据高校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着眼长远布局、积极主动作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类风险挑战不断增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放到“两个大局”中去思考、放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去谋划,强化担当作为、回应时代呼声。
扎根主阵地。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必然要求。如果理论研究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更无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智力支持。高校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毫不动摇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全过程。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是我国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过程中,把工作重心放到研究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来,放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科学方法上来,真正做到为人民做学问、为国家建良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提供了强大思想支撑,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获取开启未来的智慧。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我们要扎根现实沃土、着眼现实问题,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下好关键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当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原创性贡献的科学理论体系,贯穿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对于高校而言,要充分发挥人才密集、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在做好研究阐释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设立主题出版项目等形式,不断推出学术研究精品和理论创新成果。二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高校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为重点,结合学校学科布局特点,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让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三是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等渠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落实落地、见功见效,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同时,不断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校党委书记署名文章: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出好三张牌——主基调、主阵地和关键棋
相关推荐
- 法学院党委赴宕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法治乡村建设实践活动
- 我校研究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教育基金会第三届投资咨询委员会会议召开
- 学校召开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 “学百年党史,话青春担当” ——中央财经大学思政课创意课堂展示活动启动
- 以“研”抗疫,中央财经大学学者积极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
- 中央财经大学2019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暨新教工入职培训启动仪式举行
-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王瑞华为师生党员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从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看党的光辉历程——保险学院党委书记讲党课
- 我校文化经济学学科建设又出标志成果
- 保险学院“平安之家”创建工作检查验收顺利完成
- 北京市大学生ERP管理会计应用决策大赛举办
- 金融学院彭俞超副教授的合作论文被发展经济学国际顶级期刊JDE接收
- 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中财大告白现场一天两次上央视!
- 学校召开首届国旗护卫队建队仪式暨聘任总结大会
- 中央财经大学再次与三亚市商谈合作事宜
- 第四届趣味奖助知识竞赛举行
- 我校15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我校开展2021年新上岗辅导员培训工作
新闻公告
- 民盟中央财经大学支部委员会举行换届大会 03-17
- 中财大首批冬奥志愿者凯旋 03-16
- 中财女排挺进四强 03-15
高考招生
- 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