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跨年直播公开课成功开讲
(通讯员 卜希霆 刘京晶 宋立夫 摄影 李振龙 刘宇 宋俊朋)2019年12月31日晚,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承办的“新中国文化70年”跨年直播公开课在中国传媒大学4K高清演播馆举行。来自各高校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师生济济一堂,时长超过4个小时的跨年直播公开课上掌声雷动,2020年的新年第一课成功开讲。600余名现场听众和2700万人次的线上听众同步参与到这堂别开生面的课程中来。
此次跨年直播公开课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联合卜希霆、贾旭东、李丹林、朱敏、刘京晶、林振宇等六名学院教师组成学术讲师团,借由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契机,以新中国成立70年文化建设历程与成就为线索和聚焦点,从1915年起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切入,以1949年为起点,以1976年、2000年为节点,将这段历史分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197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77-200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01—2019)”三个篇章,并辅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为尾声,用一幕幕充满时代感的画面,带领大家梳理和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变化过程。学术讲师团的各位老师也分别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将课堂内容引向纵深,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进行剖析,给听众们带来极致的文化盛宴,引发学子对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建设辉煌历史的追忆,带动大众对于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作为主讲人,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讲述形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1949年讲到2019年,将70年来的文化发展串联成一堂内容丰富又充满思考的公开课。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
贾旭东教授讲述了七十年来我国文化政策的变化。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的文化政策,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坚持和完善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中国文化政策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文化的价值也在政策的变化中不断地明晰和凸显。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贾旭东教授
李丹林教授从文化法制的角度讲到,文化建设离不开法制保障,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将会陆续出台,为文化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丹林教授
林振宇老师作为影视创作者和从业者,带领听众回首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并倡议大家从更宏阔的视野、更清醒的自我认知、更有责任感的判断以及更深沉的情感四个维度,重新认识电影与时代精神和中国价值的链接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师林振宇
刘京晶老师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亲历者,分享了她所心目中深刻的互联网文化记忆,生动地传达了互联网的亲密性与联结性。她表示,开放、平等、互动、创新是互联网的核心要义,不论互联网生态如何更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也会是人类的永恒向往。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 刘京晶副教授
朱敏副教授以唱片为引子,来与大家分享过去70年中大众音乐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新时代,音乐的价值从未褪色,它承载着时代的集体记忆,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敏副教授
学院党总支书记卜希霆与范周教授搭档,两人从明年跨年公开课的主题谈到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共同畅想5G时代的智慧交通、数字经济、沉浸娱乐等等,并预告了明年的跨年直播公开课将围绕“小康社会建设,文化不能缺位”这一主题进行讲述。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卜希霆副教授
授课过程中,学术讲师团各位老师妙语连珠——“没有哪一代是垮掉的一代,追梦的青年人们都将会成为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时光总是不知不觉,而我们一直后知后觉”“给我一个IP,我可以撬动整个娱乐产业”“观众从未缺席,未来依然可期”“未来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快的时代”等金句生动而鲜活,既是对白驹过隙的往日时光进行思考,也是对未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语句中蕴藏的哲理更是引发线上线下的热议。
此次跨年直播公开课受到了社会各界与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新华社半月谈、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卫视人民网、中经网等权威媒体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报道,微博、一直播、求是圆点、网易新闻、中教之声、北京头条、快手、哔哩哔哩、中国网++、白杨网、视友网等20余家直播平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线上直播。
跨年直播公开课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领衔主讲的大型文化慕课,是一场全新的教学改革探索,更是中国传媒大学推进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北京高精尖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此次公开课将现有文化产业的理论与经验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传播,接受社会各界的讨论与建议,实现学科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并进一步延展为中国传媒大学“精品课程”的实验典范,为国家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支持。此外,跨年直播公开课运用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传播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打造“跨年慕课”,将知识跨年和教书育人相结合,扩大学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体现了高校的学术担当。此次“新中国文化70年”跨年直播公开课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继2018年“见证:文化40年”跨年直播公开课之后的一次延续和创新。
(编辑:阎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传媒大学跨年直播公开课成功开讲
相关推荐
-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 “新文科与一流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 后勤保障处联合三间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开展春季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
- 我校学生作品荣获“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二等奖
- 冰雪盛事的志愿颂歌——电视学院小白杨志愿者冬奥之旅回顾
- 科学研究处组织召开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线上政策解读与申报动员会
- 人文学院举办“名师大讲堂+好书推荐会”暨“以书会友”读书分享会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赴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调研
- 图书馆组织专班赴高校、公共图书馆调研考察
-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张晶应邀赴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讲学
- 校工会家庭教育互动分享协会举办思维导图训练营培训
- “科研财务一体化”功能正式上线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动员大会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参加2021中国国际教育展广州站、上海站网络直播专场讲座
- 人文学院“风雨同心∣来自防控一线的人文小白杨家乡故事”征文活动佳作不断
-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党员参观国本2049时尚文化科技产业园
- 我校举办“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
- 香港科技大学李家涛教授为中传MBA学子讲授入学导向第四讲
- 中传师生主创的爱奇艺VR科幻互动剧近期上线
- 人文学院朗诵俱乐部成立大会暨第一次朗诵研讨活动举行
- 第九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盛典举办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