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59级无线电系校友返校日活动
(通讯员 郑佳宁 郭晶晶 摄影 马铖)2019年11月10日是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5周年庆典活动日,也是59级无线电系校友入学60周年的返校日。这一天,平均80岁高龄的40余位59级无线电系校友齐聚母校,参加由中国传媒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共同举办的“感恩母校、不忘师恩”返校日活动。
校友们前往梧桐书屋
秋日的清晨,校友们重逢于母校,时隔多年再次相见,他们分外激动、热情握手相拥、亲切交谈叙旧。有些校友虽然年事已高,但说起对母校的回忆、同学的姓名和班级仍然清清楚楚、历历在目。
校友们聊天叙旧
10日上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校友们来到校史馆参观。校史馆内滚动的照片墙上不时出现校友们熟悉的面孔,许多老校友看见了自己年轻时候的青涩照片,也仿佛被带回了那段青春岁月。校友们激动地在展品中找寻自己和同学的身影,还有校友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录取通知书。校史馆中北京广播学院的校门(广院老西门复刻)让校友们感到分外亲切,纷纷合影留念。
校友参观校史馆照片墙
校友们集体参观校史馆
校友们在校史馆广院老西门复刻前合影
校友们在校史馆题字前合影
参观完校史馆,校友们回到梧桐书屋休息,并在“感恩母校,难忘灰楼”的返校纪念留言板上签字留念。
校友在返校纪念留言板上签字留念
在校友之家门口合影
下午,“不忘初心、感恩母校”59级无线电系校友入学六十周年返校活动师生座谈会在主楼103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及59级无线电系部分授课教师出席。
在学院楼门口合影
校友们参加师生座谈会
陈文申书记在讲话中首先表达了对校友们回家的热烈欢迎。陈书记将59级无线电系校友比作“黄埔一期”学员,因为在1959年,伴随无线电系的正式成立,学校开始了正规的工科本科学历教育。陈书记向校友们介绍了近两年来学校的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陈书记说,中国传媒大学能够有今天的成绩,是当年的北广人、现在的中传人一代代努力奋斗、打拼出来的,我们作为后来者,也丝毫不敢懈怠。中国传媒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位置中越来越重要,传媒人才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校内的人才培养成果与校友为国家传媒事业做出的贡献交相辉映,为母校增光添彩。我们感谢校友,并要加倍努力,为把中国传媒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水平传媒大学而继续奋斗。
陈文申书记讲话
随后,毕业于学校无线电系的优秀学子廖祥忠校长向在场的前辈、恩师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意。廖校长首先向校友们报告,我校申报的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正式获批,这是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一大突破,我校正在建设成为传媒领域的世界一流高校。廖校长深情回忆起学生时代老师教育的“无线电精神”——努力、刻苦、谨慎、逻辑性强、低调做事,并表示,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我们才能从训练班发展到专科学校,到广播学院,再到今天的传媒大学,并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异成绩。廖校长也向校友们表态,坚决贯彻落实党委的工作部署,全民推进学校各项建设,努力让前辈认可并引以为傲。
廖祥忠校长讲话
59级无线电系授课教师、广播学院原副院长周铜山表示,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在多媒体融合的时代,把几代广院人、中传人开辟的基业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为中传争光,为国家广播电视事业做出了奉献。老师回忆起灰楼时光,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先辈们带领大家白手起家,克服无数困难,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才有了现在壮大、美丽、充满活力的大学。周老师也带来了亲笔题字“广院首聚六十年,练就德才文武兼。艰苦创业挥汗雨,浇得广电百花鲜”,以此祝贺59级无线电系校友校庆聚会。
周铜山老师题字
座谈会上,校友们畅所欲言,有的校友追忆了当初刚刚来到广院的艰苦生活,有的校友讲述了当初援疆工作的经历及自己奋斗的历程,还有的校友分享了自己非凡的人生经历——为广电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远在深圳的校友也特地打来电话,表达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感谢。
座谈会上校友们畅所欲言
座谈期间,60级无线电系校友前来与“师哥、师姐”会面,并一起合影留念。
59级与60级无线电系校友在学院门口合影
愉快又难忘的返校日活动接近尾声,校友们纷纷约定找时间再聚首、再回母校,共同见证母校千帆竞发、青云万里的未来。
(编辑:阎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举办59级无线电系校友返校日活动
相关推荐
- 廖祥忠书记、校长出席“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
-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在线收看北大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
- 我校推出首个国际传播双师对话课
- 第十七届首都高校风采之星才艺选拔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建活动
- 电视学院师生创作抗击疫情祝福短视频亮相北京市公交
- 我校为雄安新区举办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班
-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第36届年会在海口举行
- 我校2022届毕业生秋季线下双选会顺利举办
- 我校25名学生夏季学期赴新京报交流学习
- 我校董关鹏教授主持第七届中国企业新媒体年会
- 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学院综合改革启动会
- 国有资产管理处党支部赴军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2019-2020学年“优秀团学组织”答辩评审会成功举办
- 我校参加2020年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启动暨培训会
- 中传办实事|一号楼旧貌换新颜
- 人文学院陈晓宁老师主讲第二届“诵读中国”北京市初赛知识讲座
- 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直属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疫情期间“以导师为中心”研究生读书计划精彩纷呈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