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大众文化该有新风貌
漫画/阮一姝
在今年的汶川地震纪念日,一段过去张云雷以“地震”作包袱的相声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热传的视频里,张云雷在表演中用国难逗哏的行为受到舆论诟病。在其发微博道歉后,此事的网络发酵仍未停止,围绕事件的讨论依旧热切。
的确,相声台词看重效果,张云雷也未必真的轻蔑国难,但正如他在道歉信里所说,戏说国难“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作品,都是不应该的。”这次风波再次重提“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的古训,敲响艺人们艺德滑坡的警钟。事件之外,人们也期待听到“相声能否在新的文化生态下实现自我的转型升级”问题的答案。
当下,泛娱乐化已成趋势。遥想当年,德云社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社团,如今已经拥有超高的网络讨论度和关注度,这也证明着相声逐渐在主流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样的社会现状要求大众娱乐行业尽快完成自身改造,实现转型。相声是民间艺术,需要接足地气来和观众产生共鸣,但一味迎合市场难免催生部分投其所好的“三俗”内容,这是大众文化在早年间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声这种大众文化粗鄙的一面。可喜的是,我们能看到德云社自己也在寻求转型升级,废弃一些不符合当今价值观的桥段,破三俗粗鄙的旧,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我们期待着在相声艺术里来一次革故鼎新。
另一方面,作为文化市场土壤的观众也亟需提升自我的审美素养和道德意识,有好的土壤才会结出好的果实。回顾视频,彼时台下爆发出的哄笑声显得尤为刺耳。“演员贬损他人、调侃国难已是过分至极,但观众鼓掌、喝彩的行为更是可怕之至。”或许我们在批判张云雷个人的时候,也应反思一些观众需求客观上助推了劣质文化的传播扩散。只有在没人鼓掌、没人听,甚至为此类言辞喝倒彩的环境中,违背道德底线的“愚乐”才会无处容身,深刻有益又有趣通俗的优秀大众文化才会成长起来。
此次事件呼吁艺人加强行业自律、观众提高审美素养,也将诸如相声等大众艺术存在的问题再次推到舆论风口。大众艺术的天然通俗属性并无过错,但粗鄙理应抛弃,文化需有底线,良好大众文化的传承需要演员和观众的共同努力才能行远致久。
(编辑:冼晓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时代的大众文化该有新风貌
- 上一篇:当我们海阔天空
- 下一篇:影视文化需要 倾听时代、走近人民
相关推荐
- 2020年中日韩大学生Co-work动画联合创作顺利举行
- 数智学院邀请陈关荣院士开展学术讲座
- 当我们海阔天空
-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组织开展党史学习交流会
- 杨宇军院长为中传2019级军训新生作专题讲座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录制专业视频课“知识帮扶”武汉高校
- 第十八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晚会举行
- 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行百年征程,传青马精神,看传媒中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我校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收看“名师大家讲党史”第九讲
- 我校师生圆满完成东京奥运会节目制播实时场记工作
- 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带队赴山东调研
- 人文学院举办2019级新生引航工程系列活动
-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教育大会隆重举行
-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我校师生论文
- ?50000余名考生在线参加中传2022年艺考初试
- 离退休工作处召开党政联席会暨党支部学习会议
- 李众副书记到学生工作部、团委调研并参加理论学习会
- 我校喜获19项飞天电视剧和星光电视文艺优秀论文奖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术提要 开题答疑”线上交流会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