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嘉宁:班主任是领队,也是标尺
陆嘉宁老师
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并担任2016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以下简称16戏文)的班主任,对于陆嘉宁来说,是回归,也是开始。2006年陆嘉宁从中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整整十年之后,她返回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走上讲台,成为了师弟师妹们的老师和班主任。
2016级戏剧影视文学班级合影
广院学子到中传教师
陆嘉宁由广院学子转变为了如今的中传教师,与曾经的老师成为了同事。勤奋好学、特别爱思考,这是陆嘉宁本科时期的老师吴秋雅对她的印象。而在陆嘉宁去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回来后,吴秋雅认为她变得更加沉稳而有能力了,“嘉宁做事很有章法,感觉什么事情交给她都会很放心。”
吴秋雅回忆,自己曾因身体原因,不得不在课程上到一半的时候休假半学期,此时系主任李胜利找到刚刚任职的陆嘉宁,希望她能够接下去上这门课,而陆嘉宁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接手一门新课程,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都是一件压力不小的任务,”吴秋雅说,“而陆嘉宁不仅干脆地接下了,还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很不容易的。”
认真、负责,当记者问及对陆嘉宁的印象时,这四个字总是高频出现,这不仅仅是同事们对她的认可,也是学生们对她的一致评价。“陆老师给我们上课,布置作业,对写作上的指导特别仔细,甚至会摘取一些段落、语句专门讲评。”16戏文的李一帆说。在批改学生们的剧作作业时,亲笔在稿纸上圈圈改改更是常态。“这个听起来像是老师都应该做的,”和陆嘉宁一起教剧作的高路老师说,“但这门课的作业很多,每次作业都这样去圈注真的是很大的工作量。不用说,她真的非常认真负责。”
2016级戏剧影视文学班级合影
16戏文是她第一个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与我们所猜想的经验不足、措手不及不同,陆嘉宁在初任班主任是较为从容的。新生入学时,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繁琐,新手班主任常会经历各种始料未及的状况。为了应对这些,陆嘉宁在学校组织的相关讲座上仔细记录各项工作,并对照迎新工作手册制作了精美的PPT。“什么事情,如果有比较充足时间能够让我提前做好功课,那么基本上还是不会出太大的问题。”陆嘉宁解释说。
与学生亦师亦友
在开学之后,陆嘉宁第一时间主动添加了全班每一个同学的微信,以便和同学们及时沟通交流。而让所有同学都印象深刻的班级活动则是“师生约会”。
学习小组和班主任陆嘉宁老师外出活动
而为了进一步了解班上的学生,陆嘉宁经常组织学生们三五结伴,在课余时间与他们走出校园,一起品尝美食、欣赏电影。陆嘉宁觉得,全班同学一起聚会固然热闹,但深度交流的机会不多,“那我们就小范围(聚会)吧”。果然,在“小范围”的“约会”上,学生们会在共同观影之后畅所欲言,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电影内容各抒己见。渐渐地,话题发散开去,他们会聊到对对艺术的理解,对未来职业的憧憬。于是,学生们的审美喜好、性格习惯、乃至专业积累,都被陆嘉宁大致了解,以后有针对性地给与建议和支持。
班会(《十二公民》观影、拉片、讨论)
通过一次次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陆嘉宁自己对电影的热情,与学生们身上对专业的热忱产生了共鸣。虽然随着年级升高、课程安排的变化,陆嘉宁和学生们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但依然常有学生主动找到她,寻求一些建议。2016级戏剧影视文学(动画编剧方向)专业的学生吴予澈步入大三后,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产生了焦虑情绪,对未来道路的选择感到十分迷茫。“自己该工作?出国?考研?考什么专业?这些问题悬挂在每个大三生的脑袋上,而这时候我们首先就会想到找班主任陆老师去问。”她很感激陆老师对自己的帮助。
要获得学生如此长期、深切的信任,除了真诚相待、志趣相投之外,陆嘉宁认为开明的心态也不可或缺。班上某位同学一度因为个人感情问题跟家人关系紧张,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甚至“自力更生”,不再向家里要生活费用,陆嘉宁对此事给予了及时关注,与同学沟通了解情况,发现该同学工作能力很强,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来源,且住在学校里,即使不常回家也能保证人身安全。这时她选择了不干涉。“这实际上是个很懂得规划自己生活的学生,他的确能够hold(掌控)住这个问题,能够凭专业能力赚到生活费,并且不影响学习。”陆嘉宁说,“我认同他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选择,所以不会去过多的去干涉,这对于其他的同学也是一样。”
我是“导游”和“领队”
陆嘉宁既是16戏文班主任,也是他们的任课老师。在这双重职位之间,陆嘉宁对班主任的身份有着自己的理解。她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说:“这就像旅行一样:每个城市都会有不同的当地导游,任课老师就像这样,只负责自己这个最熟悉领域;但是旅行团,往往还有一个专门的领队,领队不会跟着团员去游览每一个具体的景点,但却要保证全员一起上飞机,一起回来,保证整个行程能顺利进行。”陆嘉宁认为,如果把任课老师比作各个景点非常专业的景点导游,分别负责每门课程、每个“景点”的解说,那么自己作为班主任的角色,职责所在就是沟通团队成员,确保班上的学生能够顺利走过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而不会有人落跑,不会有人掉队。
身为“导游”和“领队”,陆嘉宁希望自己为学生“set up a model(建立模范)”,“我本人作为戏文毕业的学生,那么多前辈老师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而我需要做的就是让我们中传戏文的薪火继续传递下去。”她认为亲身示范对专业的热爱,比教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她的工作态度也收获了学生们的赞扬。“陆老师真的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吴予澈评价道。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陆嘉宁将《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奉为理想的班级状态。她希望班上充满一种人人向上的风气,形成良性竞争。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则被她引用来教导同学们处理人际关系。“同窗关系是个相对值得信赖的人际网络,而同伴之间互相提携的风气,对于未来事业的良性发展非常重要。”陆嘉宁如是说,她希望学生们要放宽心态待人,也放宽心态面对自己。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通俗点说,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写剧本。“作为一剧之本来说,平淡万万不可,但是作为生活来说,平平淡淡是福。我们班过的,总体来说非常平顺,希望他们一直能这样平顺下去。”虽然初次担任班主任一职就获得了年度优秀班主任的殊荣,但陆嘉宁的愿景十分朴素,心态也呈现出宁静的满足感。
十年前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毕业,十年后归来,仍初心不改。对于自己的学生们,陆嘉宁也抱有真挚的期望:“真心希望他们走出校门,心里永远有一片校园象牙塔的精神家园,不管何时回望,都能感受到老师们的期许和信任。而不管他们以后会走出多远,在我心里他们会是永远的少年。”
(编辑:冼晓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陆嘉宁:班主任是领队,也是标尺
- 上一篇:李彬:十载奔波为学生
- 下一篇:中传男排夺冠:所有的成功都有迹可循
相关推荐
-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再获佳绩
- 信息化处建设视频会议系统 保障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 教育发展中心召开培训学院改革发展动员大会
-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与阿根廷国立拉普拉塔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举行线上会谈
- 中国传媒大学开通微信视频号、人民号、新华号
- 电视学院师生党员赴北京冬奥组委开展联合党日活动
- 培训学院承办第21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分会
- 人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
- 广告学院承办第11届全国公共关系学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
- 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张玉花应邀来校交流
- 我校召开思政课“双师思政实验课”推进研讨会
- 李新军副校长参加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硕第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 中日韩“亚洲校园计划”2019年度工作圆满完成
- 动画学术季游戏研究(金蔷薇特别单元)顺利举办
- 经管学院师生助力2019中国艺术品贸易国际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党支部组织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
- 我校积极与教育部、海南省对接海南办学相关工作
- 中传、新华社举办社校联合主题党课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