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传媒大学 > 新闻公告 >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喜获北京市“三全育人”优秀成果二等奖

2021-07-24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网

(通讯员 刘芳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北京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于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三全育人”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各高校认真组织申报,共申报成果188项。经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3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3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赵波副教授申报的《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双师思政课”育人模式研究》项目喜获工作案例类二等奖。

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兄弟学院多名教师积极携手实践了“双师思政课”这一国内首创的育人模式,致力于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工作目标,结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大建设体系的特点,探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两种类型的教师共同授课,不仅旨在打造“双师思政金课”,同时也在专业课上打造专业知识和育人元素充分融合的“双师课程思政示范课”。

赵波老师的工作案例探索了如何重兵集结上好思政课,“点燃”师生学习热情;怎样梳理专题打磨思政课,“点燃”专业课程教学;怎样沉浸体验温暖思政课,“点燃”党史学习教育;如何活用校友助力思政课,“点燃”思政教育力量等“三全育人”机制。该项目应用政治传播理论分析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特点,以遵循教育规律、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为抓手,以加强资源共享、促进融合互补为重点,形成思政课与专业学科特色协同育人的联动课程设计体系,达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而探索建立把“三全育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各环节的有效机制,逐步摸索了课程、实践、项目、活动和作品角度的双师博物馆教学、双师访谈教学、双师实验室教学和双师对话教学等具体模式。经实践检验,“双师思政课”是可复制、可推广、易传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全育人”模式的积极探索和有益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长期以来,困扰高校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已经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双师思政课”发挥了思政教师引领力,凝聚了双师合力,整合了学校资源,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挥了中国传媒大学“三全育人”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陈艺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喜获北京市“三全育人”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