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
(通讯员 乐琦 摄影 乐琦 肖莉 赖明发)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于7月13日成功举办。来自首都经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湘潭大学、河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9名优秀学子申报了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方向一:汉语国际教育)夏令营。他们与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共聚云端,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方向一:汉语国际教育)依托中国传媒大学 “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的优势,依托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围绕“教师、教材、教法”深耕细作,主要进行国际中文教育本体研究,重视全球中文学习者学生中文习得规律的探索、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国际中文跨文化传播的调查与研究,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此次夏令营活动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方向一:汉语国际教育)负责人陈玉东教授主持。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教授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致开幕辞。张晶院长对19位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营员表示热烈的欢迎,预祝同学们梦想成真,祝福大家通过此次夏令营活动,在新的起点扬帆启航。张晶院长介绍,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中国传媒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积淀深厚,具有许多学科优势。他鼓励同学们在这样优良的学习环境下,培养主动学习的意志和习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力求在新的时代下,成为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青年中坚力量。
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乐琦教授从“方向一基本情况”“汉教中心基本情况”“师资、教学、科研情况”“学生培养情况与毕业生就业去向”“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发展方向”五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方向一:汉语国际教育)的具体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面向未来,分享了中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方向一:汉语国际教育)负责人陈玉东教授从“学习内容和研究方向”“师资和导师制”“专业方向与群体风格”“中传特色与优势”“汉硕需求和就业”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细致的介绍,并主持全体师生以“中传汉硕的专业特色与优势”为题,展开热烈讨论。陈玉东、乐琦、任前方、邹海清、谭丽丽、肖莉、孙现瑶、温沁等任课教师与营员们在问与答的互动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大家对当下国际中文教育的深入思考,坚定了进一步做好中文国际传播的信念。本次夏令营活动还专门设置了营员与在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互动的环节。在学习方面,在读同学与营员们就中传的老师、课程设置、导师制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生活方面,在读同学与营员们宿舍、食堂、学费、奖学金等生活方面的诸多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营员们纷纷表示,对中国传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充满期待。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张婧以录制视频的形式致闭幕辞。张婧副院长对参加此次活动的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营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表示,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将依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优势,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培养国际中文传媒教育专业人才;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把国际中文教师打造成为既开放自信又谦逊谦和的国际传播立体符号;始终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和介绍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此次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旨在促进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进他们对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其对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到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进行学习与深造。夏令营期间,除主题讨论以外,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为申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方向一:汉语国际教育)的全体营员安排了网络笔试、分组面试、云座谈等活动,为营员们留下了美好的中传汉教记忆。本届夏令营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学科实力,增强了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知名度与学科影响力。营员们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学术素养、开阔了眼界,也充分感受到了汉语国际教育中心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信息高等学府的优势特色。
(编辑:陈艺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
相关推荐
- 疫情期间后勤保障处多举措关爱在校留学生
- 我校两位教授获聘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
-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经彩留夏”2020届毕业云典礼
- “光明影院”公益项目亮相长春电影节 正式落地吉林
- 人文学院圆满举办2018-2019学年“优秀班集体”答辩会
- 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直属党支部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老年大学为离退休老同志开设书法网络课堂
- 抗疫一线校友|央视朱慧容,24天,576小时,3个片段......
- “光盘行动”系列活动之“合你心意——盲盒光盘挑战”顺利举办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0届毕业班线上主题班会
- 人文学院开展2021级新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 传播研究院组织“党史中的宣传”专题讲座
- 信通学院设立创新人才“菁英班”
- 三间房乡工委书记王立新同志一行来校座谈
- 2019-2020学年“优秀团委”“红旗团委”答辩评审会成功举办
- 九三学社中传支社举行“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主题座谈会
- 中传-密苏里《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探索教学新模式
- 人文学院圆满举办“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
- 信通学院召开“践师德、战疫情”线上教师座谈会
-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2021)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