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重要讲话精神
(通讯员 张苏秋)6月1日晚,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线上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学习活动由院长李怀亮教授主持,副院长姬德强教授、张艳秋教授、王四新教授,以及张苏秋副教授、葛艳玲、梁凯瑞参加学习,并就习总书记的“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一讲话精神先后分享了学习心得。
姬德强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讲话是一个全局性的指引,显著提升了国际传播理论、话语和实践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讲话立足中国立场和人类交往的新环境,提出了“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讲好中国故事的“七观”的重要论断,并对如何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作出了方向性指示。讲话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国际传播的根本指针,相关行业、机构和个人需要认真领会,做好落地阐释。作为高校智库,我们要借助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库论坛和世界智库论坛的平台,在学科、学术和话语层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艳秋教授认为,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开展专题学习,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是明确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两大任务目标,一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大目标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结合个人近年来以“建构性新闻”为学术话语解读中国国内新闻传播及中国对非传播实践的思考,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所强调的“要加快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及“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阐述意义重大,将鼓励我国国际传播学者在学术话语创新及与国际学界对话沟通两大维度上勇于担当并有所作为。
王四新教授认为,研究院的线上学习活动开展的很及时。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更好地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安全的经验,已经到了重要的历史时刻。结合在网信领域的研究经验,他认为要从讲话出台的现实语境和国家需要出发,理解之所以把国际传播提升到如此高的地位的原因。同时,他认为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来理解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的辩证关系。
张苏秋副教授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首先强调了当前国际传播的形势和任务,提出重点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判断。在谈到具体实施策略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这意味着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官方媒体、外交部等传统传播渠道,而应当发挥人民的力量,鼓励各行各业参与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队伍中,同时要认真提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葛艳玲老师结合研究院的工作谈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她认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将具有较强的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送出去;将国外亲华、友华的朋友引进来,用他们在中国生活的经历讲述中国,借他们的眼睛看中国,借他们的话语讲述中国。二是普及中国的书法、武术、民族舞蹈、乐器艺术等中华才艺,将这些艺术传授给喜欢中国艺术的外国人。三是搞好国际传播专业领域的培训。四是以多种形式开展更大范围的学习,让更多人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的阵营中来。
梁凯瑞老师结合自己的留学经验,谈到了社交媒体在国外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作用。她认为,在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方面,我们应该着眼于从外国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入手。如李子柒这样的视频博主在YouTube上收获了大量外国粉丝,以生动、有体验感的方式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李子柒本身不仅是一个文化推动者,更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讲述者,她受到的关注也无形中增强了中国形象的亲和力。Z世代的年轻人正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研究他们对于海外文化的吸收和包容程度也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另外,海外年轻人对于中国的制度还存在着许多刻板印象,如何改变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认识到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
活动最后,李怀亮教授发表学习心得并作总结。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对我国国际传播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方法和保障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和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点是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目的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最终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作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为核心任务的专业研究机构,面对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深感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我们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阎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重要讲话精神
相关推荐
- 我校教育基金会获2020-2022年度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 喜讯:宽带短波多媒体通信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估
- 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新工作圆满结束
- 《中国街舞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初步成果发布
- 我校学生圆满完成2021年“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暑期实习”项目
- 学工部、校团委组织“光盘行动”之劳动实践活动
- 第十三届饮食文化节“味知世界”主题活动圆满落幕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战‘疫’,我们在一起”线上主题班会
- 海南国际学院与考文垂大学召开视频工作会议
- 人文学院深入开展“走进光辉岁月”党史学习系列活动
-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启动“两课”慕课制作
- 保卫部严格贯彻落实北京发布的“六条新规”
- 校工会联合广告学院分工会播放爱国影片《夺冠》
- 校领导带队进行开学前校园安全检查
- 5G+4K云转播测试助力学校开学典礼
-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李承武副局长来访中国传媒大学
- 我校北苑餐厅开设“前旗味道”定点帮扶档口
- 中国传媒大学“党性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延安正式启动
- 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 人文学院文学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举行云上支部活动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