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系列讲座“传之道·岩松基金讲座”开讲
(通讯员 陈逸飞)4月21日晚,由新闻学院主办的系列讲座“传之道·岩松基金讲座”正式开幕,首场讲座便博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讲座开始前,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讲座的举办背景。他说:“传之道·岩松基金讲座由新闻系八五级校友、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资助设立,这是继“子牛杯”社会调查征文大赛后白岩松设立的又一资助项目,体现出岩松校友对新闻学院十多年来的持续关心。” 陈书记介绍,学院计划将该讲座举办十年,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新闻学院又一品牌活动;讲座以“传之道”命名,寓意讲座围绕传媒、传播、新闻等领域,坚持探讨形而上的规律之“道”与形而下的操作之“器”并重。
由人民网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副总裁罗华率领的《两会夜话》制作团队进行了主题为“《两会夜话》与媒介融合”的讲座分享。
2021年,全国两会分别于3月4日、3月5日召开,于3月11日闭幕,为期7天。为了使广大青年深入了解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大内容,人民网推出了一档名为《两会夜话》的视频节目,节目深入浅出,非常适合青年人观看、学习。
“人民网”品牌部主任赵岍向同学们介绍了制作“两会夜话”节目的背景和初心。赵岍表示,人民日报社最初作为纸媒平台,在1997年正式接入了互联网。到2021年,有着24年运营经验的人民网越来越重视青年人的参与,力图“破壁出圈”,和青年人平等对话。由此,他们打造了《两会夜话》这个节目,目的是将两会的议题真正带到青年人的身边。人民网从内部破圈,打造了富有“厂牌”特色的主理人,并选择青年主播,邀请由专家、学者、KOL、up主组成的嘉宾团队。赵岍介绍,在面对青年受众的时候,他们会尽量做到“尊重而不刻意讨好”。同时,节目兼具专业记者评论和青年人视角,准确地表达出党媒的态度。
《两会夜话》主理人罗华总编辑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指出“回归源点,内容即品牌”。罗总编辑表示非常愿意与青年人对话,培养年轻团队,做出更适合青年人观看的内容。他详细介绍了每一期“两会夜话”节目幕前幕后的故事。第一季《两会夜话》节目主要关注了四个主题:脱贫攻坚——“为他下单”、疫情与健康——“我的健康我做主”、就业难题——“一‘职’等你”、互联时代——“嗨~万物互联”。罗总编辑说,实际上,在做第一季节目的时候,节目组还只是一个从各个部门征调组合起来的、稚嫩青涩的团队,他们在努力做到与新闻业界结合、面向青年人的同时,也从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为第二季做了充分准备。
在谈到第二季时,罗总编辑表示第二季的《两会夜话》做出了更多进步与改变。在话题选择上,《两会夜话》聚焦众多年轻人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从乡村振兴、住房租房到中国电影产业、再到科技创新、养老保障、疫情时代下的医疗国际合作等等,内容从宏观再到微观,包罗万象。节目十分注重思想碰撞,一行人围聚在圆桌旁,业界大咖与青年“up主”的观点相交锋又融汇,让观众们对问题的思考得到了拓展。在节奏把控上,团队从第一季制作中吸收了宝贵经验的制作组,大大提升了第二季节目中内容和观点的输出密度,更加适应年轻人的“快节奏”偏好。罗华总编辑说,“节目每隔几分钟就插入一个采访或视频,在短暂的半小时中,我们把闲聊的内容减少了,把观点安排得很紧凑。”
人民网全媒体制作三部的谢婷主任为同学们解构了节目制作、宣传推广的许多细节,分享了这一档对话节目的成功与遗憾。在谈到节目组面临属性、周期、人手、场地、成本等诸多困难时,谢婷主任称其为“三面环山”,而突破口“一面临水”,即团队丰沛的创造力。她深有感触地说:“人,是关键,是珍宝,是一切”。她最后还反思了节目的创新空间、嘉宾定位等问题。
讲座尾声,学院师生与讲座嘉宾以问答的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内容涉及媒介融合、节目制作宣传、创新创业等。
当晚的讲座由詹新慧教授主持,首场活动就受到了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牛慧清、张晓红、李建刚等老师及新闻学院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编辑:阎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闻学院系列讲座“传之道·岩松基金讲座”开讲
相关推荐
- 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赴我校人文学院举办学术讲座
- 我校首次举办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
- 学校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党外代表人士征求意见座谈会
- 传播研究院留学生在首届中国与非洲“我眼中的中国”短视频大赛中获佳绩
- 我校召开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专家座谈会
- 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参加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师团队创作防“疫”动画
-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组织学生集体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 我校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在海南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 我校制作纪录电影《黄河尕谣》将在全国院线上映
- 新闻学院与多家中央媒体开展冬奥主题专业实训
- 陈文申书记出席2022北京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启动会
- 请关注,新学期有关通知信息汇总!(持续更新中)
- 朝阳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国际校友人才联盟秘书长一行来我校交流会谈
- 研究生院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分批次授予学位工作
-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2021)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 新闻学院学生作品荣获高校数据新闻可视化创意大赛一等奖
- 我校首次承办山东省直部门新闻发布培训班
- 艺术研究院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党课
- 电子科技大学同仁来校调研交流网络思政建设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