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
(通讯员李喆)第52届世界地球日前夕,为呼吁各国共同应对生态危机,4月21日下午,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举办以“绿色健康可持续,共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地球日”主题论坛,就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展开学术交流,为建设“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于线上召开
本次主题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主持,共包含四个环节:观看地球日主题视频、宣读由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发起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倡议书、国内外嘉宾主题演讲、学生代表发言。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瑞典、美国共20余名专家学者、媒体与学生参会。
与会者首先观看了地球日主题视频,视频展现了中国高校大学生在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方面做出的点滴努力与贡献。
地球日主题视频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教授作为国际学术联盟代表宣读《绿色·健康·可持续,共建命运共同体》倡议书,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与问题,并呼吁国际学术界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倡议书
围绕论坛主题,来自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的代表、国际学术联盟负责人与生态环境领域知名专家作了主题演讲。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他谈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新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中国传媒大学发起成立了7所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及国际学术联盟,联合国际学术界积极推动世界各国文明对话、交流互信,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家园而努力。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作主旨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许庆琦引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要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马来西亚学者许庆琦作主旨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代表玛丽安·拉扎从国际合作、文明对话的角度谈论了共同应对环境挑战,共建绿色、健康与充满活力的世界,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提供了合作应对全球环境危机挑战的新思路,世界各国应该携手共进才能够改善地球环境,实现互利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代表、巴基斯坦学者玛丽安·拉扎作主旨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代表、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约翰逊·马沃莱博士从非洲当地经济形势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表明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才能给非洲乃至全世界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大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代表、坦桑尼亚学者约翰逊·马沃莱发言
瑞典林雪平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循环经济专家雷尼·韦弗教授强调在保护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任何一国的力量都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沟通,共同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并寻求改善方式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法。
瑞典可持续发展专家雷尼·韦弗教授发言
美国罗伯特莫里斯大学传播与组织领导学院信息、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安东尼·莫雷蒂教授在发言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表示高度认同,强调全人类是一个共同的集体,没有人能够在生态环境问题中独善其身,国际学术界有责任有义务发声推动联合国及各国爱护环境、合理利用地球资源。
美国人文与社会学传播专家安东尼·莫雷蒂教授发言
主持人张艳秋教授对与会专家的发言进行总结,并希望世界各国的学术机构、智库与高校能够共同努力推进建设“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随后,中国传媒大学三位研究生分别围绕自己的经历与对议题的理解发言。
此次国际论坛是在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国际关系格局变迁的背景下组织召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下的各国学者、相关领域专家充分分析当下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就“绿色健康可持续,共建命运共同体”展开积极讨论,对生态环境的解决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学者们极大地肯定了加强跨国学术对话沟通的重要性,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蓝图寄予期待。
(编辑:阎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
相关推荐
- 培训学院“三星智慧教师”网络课程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 文化发展研究院获授“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基地”
- 校领导深入一线检查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坚守岗位员工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开展2021年线上《海外工程实践》夏令营项目
- 我校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在海南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开展“跨学科”线上大师课
- 新闻学院学生作品荣获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创意征集大赛一等奖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参观李大钊故居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政课教学中的对象感与在场感”优秀教师经验与技能分享会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题讲座
- 我校广东校友会组织策划的少儿朗诵会圆满落幕
-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与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CGSS)将合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21年度荣休暨师德传承典礼
- 经管学院师生助力2019中国艺术品贸易国际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 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决赛圆满落幕
-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举行
- 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百年寻梦·学史知新”党史宣讲月活动
-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教活动
-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武耀廷副局长来我校调研
- 信通学院开展“山河无恙,你我相安”线上主题活动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