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少数民族预科生“我与汉字”演讲比赛圆满举办
(通讯员 乐琦 郭丹阳 摄影 唐瑞彬 李品彣)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中国传媒大学广大少数民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汉语演讲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各民族同学间的交流、融合、团结,12月16日,人文学院在人文书屋举办首届少数民族预科生“我与汉字”演讲比赛。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赵洪斌,人文学院副院长贾振魁、人文学院副院长兼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张婧出席活动。
此次“我与汉字”演讲比赛参赛对象以2020级少数民族预科班为主体,面向全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文学院贾振魁副院长、侯亚光副教授、郭丹阳老师、吴易霏老师、田田老师担任评审,2020级少数民族预科生曾祥凌、鲍欣雨担任主持人。评审们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态势语、创新型和仪态着装等方面全面考量选手的综合素养,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2名。
姜绪范副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汉字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承载着深厚绵长的文化意蕴,需要传承、创新与发展,学好汉字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责任。他表示,自己对人文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感情很深,也参加了班级的各项活动,同学们的认真、勤奋、积极、达观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人文学院面向全校少数民族同学举办“我与汉字”演讲比赛,意义重大,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希望能够持续办好这个品牌赛事。
张晶院长表示,非常感谢学校党委对人文学院的信任,人文学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培养工作,整合优质资源,坚持课堂内外与学习活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大胆取舍,创立品牌学习活动。张晶院长进一步指出,首届少数民族预科生“我与汉字”演讲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以后将面向全校少数民族学生,持续不断优化、创新、升级,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把“我与汉字”演讲比赛办成中国传媒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素养全面提升的品牌赛事。
侯亚光副教授是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朗诵俱乐部的发起人,他表示,非常欢迎少数预科班同学加入朗诵俱乐部,俱乐部将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的声音训练和学习平台,从普通话语音矫正、吐字发音、朗诵训练、即兴演讲等各个方面展开特色主题研讨学习活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升朗诵水平和综合能力。
此次比赛以乐琦教授、吴易霏老师的《大学语文》课程以及郭丹阳老师的《中华文化专题》课程为基础,依托人文学院朗诵俱乐部,由侯亚光、乐琦、郭丹阳、吴易霏四位老师共同指导。选手们认真学习、精心准备,整个参赛过程,也是对他们综合素质的锻炼。“牧、水、永、汉、光、好、彣、笔、蕤、容、煜、路、声、安、雨、恒、乐、凡、恩、融……”21位选手、11位同学带领现场的师生们走进了21个独特的,具有魅力的汉字世界。比赛现场,选手们的参赛热情满满、态度积极认真,他们对汉字和对演讲朗诵的热爱,给评委老师们也带来了许多惊喜和感动。
土家族的李品彣同学以生动而沉稳、幽默而深刻、充满希望又饱含激情的演讲获得首届汉字大赛冠军。她以“我以汉字的故事”为题,围绕“李”“品”“彣”三个字展开演讲。李品彣讲到:“你要看遍世界的样子,就像你的名字一样,为自己插上翅膀,彰显你的无限光芒。……一个汉字蕴含的内容是那么得有力量。”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一字一历史,一字一故事;一字一象征,一字一画卷。正如选手们在演讲中所提到,“只要仓颉的灵感不老,美丽的汉字不老,那磁石般的向心力必然常在。”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美好祝愿,承载着理想信念和生命力量。相信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全体少数民族预科生同学会带着这些祝愿与力量坚定地向前迈进,团结奋发,身体力行地继续汉字传承之路,用汉字讲述中国故事,弘扬灿烂绚丽的中华文化。
(编辑:阎玺)
附: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首届“我与汉字”演讲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李品彣(土家族)
二等奖张译匀(蒙古族) 周紫玮(彝族) 岑沛林(瑶族)
三等奖李岵恩(壮族) 罗文静(彝族) 李子涵(蒙古族)陈紫寒(彝族) 余佳灿(彝族)
优秀奖白云天(蒙古族) 李佳一(蒙古族) 龙佳琪(苗族)鲍欣雨 (蒙古族) 乌日恒(蒙古族) 曾祥凌(壮族)马建培(羌族) 李艳福(白族) 杨牧戈(藏族)毛冬梅(彝族) 李威霖(瑶族) 陈超(白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首届少数民族预科生“我与汉字”演讲比赛圆满举办
相关推荐
- “新”“老”教师面对面谈理想 我校召开新入职教师座谈会
- 校关工委联合离退休人员党委、工会离退休处党支部举办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
- 中传喜迎2020级本科、研究生新生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与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交流活动
- ?“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史志传播与传统文化复兴”学术研讨会召开
-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分论坛成功举办
- 中传MBA十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 中国传媒大学教材建设中心成立
- 保卫部严格贯彻落实北京发布的“六条新规”
- 学校党委印发通知: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作用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召开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第三次会议
- 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强势吸睛
-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观看2020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 我校共建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增设汉语水平考试(HSK)代尔夫特考点
- 我校召开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视频会
- 校武装部组织学生召开国家安全教育日线上讨论会
- 中传、新华社举办社校联合主题党课
- 人文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 “信仰·我的入党故事”融媒体作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同上党史思政大课”学习教育活动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