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首届博士生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通讯员 杨欣欣 霍婉晴 贾晓萌摄影 王雷亭 唐一路 杨萌)12月19日,中国传媒大学首届博士生创新论坛成功举办,为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开展。论坛是“2020金蔷薇学术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智能传播:艺术与科技”为主题,分为主论坛和“理工分论坛”“新闻传播分论坛”“艺术分论坛”“艺术与科学分论坛”4个分论坛,共收到国内外20多所高校的博士生投稿100余篇,最终有66篇入选。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科学研究处和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联合主办。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在主论坛致辞。他指出,中国传媒大学立足研究生创新改革,突出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使命和方向,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创新发展和培养质量,率先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从招生、培养、学位、导师到质量监控、学科调整等各个方面全面进行了改革,这既是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要举措,也是在落实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
主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主持,姜副书记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举办背景及重要意义,并简要总结点评了主论坛7位嘉宾的精彩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学者就智能传播背景下艺术、艺术与科学、新闻传播、信息通讯以及学科之间的交流互通等重要议题作了充分交流。
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发表了题为“迎接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高潮”的主题演讲,彭教授首先回顾了历史上两次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两次高潮,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艺术与科学交叉的第三次潮流之中,演讲结合生动的案例总结了潮流带来的重要影响,并呼吁我们辩证地看待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在题为“坚持‘文化+科技’创新主流方向,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演讲中,以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文化与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流方向,演讲提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新路径、新功能、新方向,并对新时代媒体融合人才培养做出展望。
脑与认知科学领域专家、清华大学季向阳教授发表了题为“媒体智能计算前沿技术与应用”的演讲,从智能计算的角度对论坛主题形成观照。他指出,信息时代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相结合是将来智能技术发展的趋势,类脑计算式的脑启发式机器学习方法近年来发展得非常迅速。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工具与产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在“实践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的演讲中,认为当下的新闻学研究要从“文本”中的新闻走向“实践中”的新闻,将“新闻”看成一种人类构建世界的主体实践,当代新闻学研究应该从新闻传播活动的物质性、过程性和能动性出发,对新闻传播构建世界的主体实践路径、环节和过程进行考察。
浙江大学洪宇教授的主旨演讲“以数字中国为方法:新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研究新议程”为题,站在国际化视野对中国数字化建设及其国际传播之研究提出了富有洞见的看法,在数字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既要把握实践逻辑,又要把握话语逻辑,从话语领域走向新物质文明领域,牢牢把握国际传播中的主体之变、空间之变和媒介之变。
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刘家瑛副教授作了题为“从智能影像计算看计算之美”的主题演讲,她以图像风格化与生成技术在智能影像生成与处理建模方面为主线,介绍了在图文风格化艺术生成方面的一些探索,以及如何在数据驱动框架中嵌入学习先验的有效方法。
中广联播音主持委员会理论部主任、CRIR国广市场调查首席研究员靳智伟发表了题为“创新思维解析”的主题演讲,他以创新思维的理念建构及其解析为主题,为本次论坛致力于多学科融合、探索学科边界相互组合的有益尝试作了思维层面的有益注脚。
此次论坛吸引了国内多所高校的学生在线上、线下的聆听和参与。他们纷纷表示,这场学术盛宴不仅开拓了视野,让自己对艺术与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下媒介融合的纵深发展、交叉学科发展的必要性与时代性、数字中国的传播模式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编辑:阎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传媒大学首届博士生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相关推荐
- 离退休人员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暨党支部书记会
- 中国传媒大学师生收看“百日冲刺”行动启动仪式直播
- 后勤党总支召开补选委员党员大会
- 我校两部学生作品入围2020广岛国际动画节“学生之星”特别单元
- 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五期校友在线讲座
- 信通学院师生团结理智共同战“疫”
- 艺术研究院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党课
-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北京联络部交流处一行来访我校
-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线上学习活动
- 学生工作部举办《守望青春》电影放映交流活动
- 北京高校新闻传播学子“共学党史”系列活动之“共读一本书”活动顺利举办
- 校工会召开工会主席办公会第一次会议
- 我校“双师”课改聚焦作品思政新举措
- 我校与中国平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参观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
- 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 百年风华·共颂长歌:中传2021年合唱比赛盛彩举行
- 我校思政课教师在北京高校教学比赛中荣获佳绩
- 图书馆开展“你我的大阅城——好书荐读”征集活动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