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影:传递治学之术与为人之道
初见芦影老师时,她正在指导毕业设计,师生亲切交流,相谈甚欢。不久,学生带着满满的收获告辞离开。芦老师转过身来,将她28年的从教生涯娓娓道来。
芦影老师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设计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设计史论与设计批评、博物馆策展与视觉传播、声音体验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先后获得多项教学和科研奖项,主讲的《设计概论》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面对这些荣誉,她很是平静:“教师的常态就是默默无闻地奉献。我愿意做一名‘信使’,将所知所悟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学生们。”
打造富有生趣的理论课
芦影老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一届设计史论硕士,还取得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学博士学位,主讲本科课程《设计概论》《设计专题研究》和研究生课程《设计艺术理论》《设计艺术史》《设计批评》。多年来,芦老师致力于让看似“艰涩”“深奥”的理论课焕发思辨的生机,使同学们养成问题意识,探寻设计的解决之道,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因发布全球疫情数据而为世人关注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其官网首页的视觉设计为什么要用撕开的色纸作为信息板块的衬图?”上课伊始,芦老师就向刚开始接触设计的本科生展示了富有深意的作品,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导同学们一起观看、思考、评述。逻辑与思辨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渐渐显现出来,在解读作品和抽丝剥茧的分析中觅得的理论也更容易掌握吸收。根据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的特点,芦老师会推荐相应的设计学经典著作,将其划分为多个专题展开讨论,尤其在研究生层面,更注重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学术精神,为系统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原来理论这么有魅力!”上过芦老师课的同学由衷感叹。
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出现,让信息和知识获取更加便捷,也让芦影老师感到有些压力。麦克卢汉的话给了她很大启发:“网络时代,大学教育给学生的不再是信息资讯,而是‘甄别力’和‘洞察力’。”带着这个信念,她尽可能丰富课程内容,将书本知识、最新案例乃至在游历中的考察和见闻都融入课堂。疫情期间,芦影老师尝试SPOC线上教学,并从设计观察的角度针对疫情挖掘案例,重新编写适用教案,并将课件剪辑成短视频,以思考讨论和创作分享的形式展开互动。
“北京广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教学奖三等奖”……从“粉笔+幻灯片”到无线互联、高清触屏的时代,一个个荣誉记录了芦影老师打造生动有趣理论课的探索足迹。
在传媒视域深耕设计学研究
“史论犹如一条长河,我游弋其中而视野开阔。”一直以来,芦影老师潜心治学,专注于设计学相关领域研究,早在硕士毕业时就已经有了30万字的著作《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来到传媒大学之后,从视觉传达到声音体验,由设计史论到批评思想,芦影老师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与教学相衔接,也是受到传媒特有科研氛围的影响。
“在传媒大学,交叉融合是一种常态。”今年是芦影老师来到中传的第20年,对交叉研究,她感触颇深。就学科而言,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本就是信息传播的设计;而从更深层面思考,唯有懂得传播,设计才能更好地选择媒介和语言形式,设计传播也就更具规模效应。由此,芦老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将媒介、技术、传播等内容纳入学习计划中。她独辟蹊径地开始了声音体验设计、博物馆策展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并将研究带入教学,指导学生去实践声音和策展方面的前沿探索。
为此,芦老师遍访了国内外许多博物馆,考察馆藏类型和主题展览,详细解析其展陈逻辑与设计理念,将最新内容融入课堂和研究。近年来,芦老师与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建筑学院进行国际合作模式的教学实践,2019年围绕“Sidewalks(行·道)”主题,展开教学、创作和展览策划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效果。
对于研究与教学的关系,芦影老师这样感悟:“研究的深入能让教学更为鲜活,也更具针对性;与时俱进的教学需要则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研究。”
学生们眼中的“影子老师”
从教近三十年,芦影老师与同学们朝夕相伴、如影随行,她是大家最亲近的“影子老师”。同学们说,生活中的芦老师“有趣”“率性”,她将学生们的成长变化看在眼里,也时而出现在学生宿舍里。不过,提到课堂与作品,“专业”“严格”又是她的另一对标签。办公室里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是芦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和研究计划;一本本毕业论文修改稿里密密麻麻的红色笔迹,是芦老师字斟句酌的审阅批注。她非常有感触地说:“学术思维和科研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善加引导。”
芦影老师不仅指导着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也关注着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是大家贴心的“大姐姐”。二十年前,刚刚硕士毕业的芦影带着简历作品来到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支持与关爱,第二年她就被推荐参加了学校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这曾让刚刚来到学校的芦影老师倍感鼓舞和温暖。久而久之,中传特有的包容与多元文化越来越吸引她,“这里就是我的福地”。如今,她像当时的领导、老师一样,积极指导并参与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探索,从过来人的角度答疑解惑,对后辈关爱有加。
芦影老师在她热爱的教学工作中深耕,亦如一只传信的鸿雁,将自身所学所知所悟倾囊相授,不负厚学精进、立德树人之使命。
(编辑:李晨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 芦影:传递治学之术与为人之道
相关推荐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召开联合管理委员会视频工作会议
-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 陈文申书记赴山东临沂看望培训中的新入职青年教师并与老师们亲切座谈
-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研学
- 传播研究院举办新生党员、新发展党员培训会
- 科学研究处党支部自制图文手册深化党史学习
- 我校5名教师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工程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学生党员学习“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脱贫攻坚大思政课”
- 我校迎来秋季学期首批返校学生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战‘疫’,我们在一起”线上主题班会
- 经管学院师生助力2019中国艺术品贸易国际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 计网学院做好2020届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帮扶工作
- 中国传媒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盛彩举行
- 人文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学习活动
- 学校召开2021年第四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中传MBA十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 广电总局司局级领导一行来我校参观传媒博物馆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春季学期全体教师大会
-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启动“两课”慕课制作
- 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课程思政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研讨会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