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传媒大学 > 新闻公告 >

协同创新中心“毕业寄”工作顺利完成

2020-07-14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网

(通讯员 叶珲 图片 续鸿飞)前不久,协同创新中心的毕业生们在迎来了特殊的“毕业寄”。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经过近半个月的精心准备与协调,7月10日,中心2020届20余名毕业研究生通过“云整理、云打包”方式,在中心10余位老师的帮助下,陆续完成了留校物品的整理、装箱和邮寄工作。

工作筹备期间的各种文件

协同创新中心“毕业寄”活动由中心离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中心党总支书记龙耘教授与中心主任王晖教授任组长,中心副书记侯隽老师、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互联网信息研究院院长张鹏洲教授任副组长,辅导员、各班班主任组成小组成员。按照“一人一案”原则,中心先后制定了《协同创新中心2020届毕业生离校方案》《云整理宿舍步骤》等工作指导文件。

工作物资清单

工作物资准备

“毕业寄”工作正式开始前,按照“三个‘充分保障’——充分保障毕业生个人物品的妥善整理,充分保障毕业生个人隐私的安全保护,充分保障教师志愿服务工作的无碍进行”的原则,中心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相关老师与毕业生、学校各职能部门进行深入沟通,将困难想在前面。参与整理打包工作教师均签下志愿承诺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为人师表的责任。负责物资保障的老师们则采购了大量纸箱、编织袋、防潮压缩袋等打包物资和围裙、口罩、手套、消毒湿巾等防护物品,保障打包邮寄工作顺利进行。中心还为每一个宿舍配备了“小水滴”摄像头,保证毕业生与老师们远程实时互动。

甄锐老师在准备会上讲解“云整理”工作流程

“毕业寄”前一天,中心还组织了专题培训会,为参与工作的各位老师动员鼓劲,并仔细讨论方案细节,听取每一位老师的建议,尽可能详细地罗列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分别制定应急预案。

现场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

行李打包工作周期紧、任务重,对于第一次参加此项工作的老师们意味着挑战和压力。但心怀“态度上高度重视、筹备上注重细节、执行中讲求效率、服务上认真耐心”的工作理念,老师们的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每个宿舍以2——3位老师为单位,大家按照前期培训的要求,在合理位置架设摄像头,确保各位同学尽可能看到宿舍的每一个角落。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按照他们的意愿将书籍、衣物、生活用品、贵重物品、证件资料等分类打包装箱。当遇到行李超重、网络不畅、书籍归还等突发情况时,负责老师积极学校职能部门,与毕业生耐心沟通,确保问题满意解决。在物品装箱打包后,老师们详细地为每个箱子标明序号,用带有学生个人信息的行李标签将不同行李分门别类。第一轮打包完成后,又与学生进行第二轮确认,尽可能避免任何错漏、遗失。手机上长长的通话清单如实记录了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交流沟通中积累的经验也为之后其他学院退宿整理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刘守训副校长听取侯隽副书记的工作汇报

协同创新中心老师们的努力得到了校领导、同学们的好评和赞许。刘守训副校长当天视察了打包邮寄的相关情况,对中心反应快速、工作高效、准备细致充分、现场工作有条不紊予以充分肯定。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的姜楠表示:“谢谢王蕾老师和包圆圆老师的亲力亲为、不辞辛苦,我的每一件物品都得到了妥善处理。”新媒体研究院的麻亚妮直呼“云打包”工作的细致程度超乎想象:“老师们打包比我自己去还要仔细全面,衣服整齐叠好,各种物品分类放,太暖心了。”

老师们为毕业生送上临别寄语与祝福

“毕业寄”是2020届毕业生们离校前的最后一课,与行李一同寄向远方的,还有老师们的祝福与期望。参与整理的老师们在完成工作后,为中心2020届的毕业生们送上了自己的寄语,祝大家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目前,协同创新中心“毕业寄”离校学生宿舍物品整理邮寄工作已基本完成,中心离校工作小组将继续支持并协助申请自主打包并陆续返校的毕业生完成离校工作,为他们顺利毕业进入社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编辑 阎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协同创新中心“毕业寄”工作顺利完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