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教学科研私有云平台建设规划方案研讨会
(通讯员 王博 张昕)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中的广泛应用,各教学科研单位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多,硬件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做好学校实验室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落实李新军副校长关于规范我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要求,6月2日上午,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协同信息化处和大数据中心,在主楼三层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教学科研私有云平台建设规划方案专题研讨会。
十多位校内外专家参与教学科研私有云平台建设规划方案研讨
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互联网大数据与安全信息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教授,腾讯云传媒与运营商行业首席架构师戴唯伟,智乐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费文陶,学校大数据中心主任朱立谷教授、首席科学家沈浩教授,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杰锋、副处长荆甫华,信息化处副处长陈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相关领导及实验中心负责人共15位专家教授参与研讨,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实验室建设科王博主持。
刘杰锋处长代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对参加研讨的校内外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学校今后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明确了需要考虑的三个层面:第一,必须满足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求,尤其是未来重点学科;第二,要逐步覆盖传媒业务全链条、全流程;第三,围绕智媒转型,必须凸显我校实验室未来建设信息化技术支撑架构。结合今年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两个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教学科研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陈征副处长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信息化建设成果和建设思路,重点介绍了现有信息化基础支撑平台和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思路。
朱立谷教授介绍学校大数据中心建设情况
随后,朱立谷教授介绍了学校大数据中心从成立至今的建设情况。他表示,大数据中心重点围绕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个是提供媒体大数据资源服务,另一个是围绕智慧校园建设大数据生态体系科研平台。朱立谷教授针对大数据中心现有平台技术架构和运算承载能力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平台开放共享机制,展示了平台相关功能和资源利用情况。
相关学院领导及教师提出应用需求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相关领导、实验中心负责人及任课教师提出实验课程对服务器环境和支持软件的具体需求以及未来相关课程拓展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需求。
首席架构师戴唯伟介绍“央视频”云架构解决方案
腾讯云传媒与运营商行业首席架构师戴唯伟以中央电视台2020年初部署实施的“央视频”云架构解决方案为案例,向与会专家及老师介绍了腾讯云对云架构技术系统的设计和部署方式,并对我校大数据中心现有技术架构在科研方面的先进性、可应用型和可拓展性表示了充分肯定,对我校私有云平台建设规划方案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使用基于通用技术的底层服务器虚拟化架构,在虚拟服务器群集基础上建立K8S、WIN10等应用软件或信息服务平台;二是使用超融合架构对计算、存储、网络等云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三是加强运维与安全管理。
陈波教授对私有云平台建设规划方案提出建议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互联网大数据与安全信息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教授提出,建议我校借鉴国内成熟的商用技术方案,利用云厂商的产品技术能力,部署基于教学科研实验环境的云服务,并提升平台针对高校特性的管控能力。他指出,云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投入的过程,中断投入会使前期投入失去价值,在规划阶段要充分做好阶段性可控、可检验的标准,在建设过程中要确保开展阶段性验证。
技术总监费文陶对私有云平台建设规划方案提出建议
智乐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费文陶认为,对于服务器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来说,专业的资源管理平台和配套的运维服务人员缺一不可。他指出,我校大数据中心现有技术架构更适用于科学研究、研发试验与高层次的教学服务;在通用教学方面,建议通过构建基于通用技术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创建各类应用系统环境、虚拟机服务器平台和云桌面站点服务群集,更大程度满足我校教学和科研应用。他表示,混合云架构适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属性,作为未来的技术主流趋势,混合云中的公有云低峰计算能力对学校的资源成本控制有非常好的体现。
沈浩教授对私有云平台建设规划方案提出建议
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沈浩教授建议,平台建设可以结合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需求,将云资源进一步整合,做到更好地资源配置和更灵活地动态调整能力。
最后,刘杰锋处长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与会专家提出的建议措施,并表示将充分吸收、认真考虑。接下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将结合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各相关建设单位共同做好教学科研私有云平台建设规划方案,更好地为学校今后的实验室建设做出探索与实践。
(编辑:阎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教学科研私有云平台建设规划方案研讨会
- 上一篇:中国传媒大学民盟支部及盟员受到表彰
- 下一篇:校工会赴科右前旗开展消费扶贫工作
相关推荐
- 离退休人员党委举行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
- 研究生院发布近期研究生导师工作要求
- 我校教育基金会获2020-2022年度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 人文学院积极推动师生开展室内体育锻炼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全院视频大会
- 中国播音主持人才动态数据库项目启动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2021届毕业生秋季线下双选会顺利举办
- 传播研究院召开教工党员“政治生日”话初心座谈会
- 我校举办国家级庆典活动转播案例交流会
- 我校两位教授获聘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
- 我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讲新形势下国际舆论的挑战与应对
- 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学习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协同创新中心党总支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参访新时代空间主题活动
-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重点项目开题论证会在我校举行
- 第七届“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举行
- 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市文物局举行合作座谈会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高校心理中心涉及的相关伦理和法律议题”专题培训
- 我校《艺术传播研究》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 我校李宽教授创作完成重大历史题材国画作品《东临碣石》
- 学生工作部组织开展首场应届毕业生春季网络双选会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