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师生在线学习北京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
(通讯员 孙靖)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精神,推动首都高校师生援鄂抗疫先进事迹融入思政课教学,4月29日下午,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医学部承办,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协办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事迹网上宣讲会暨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第五期)通过网络直播形式举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在线收看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三年北京市“双百奖学金”获奖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参加了线上学习。
在70天的鏖战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不畏艰险、逆行深入“红区”,在抗疫一线舍生忘死,书写了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宣讲会上,师生们共同聆听了6名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队员代表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暴婧与队友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一名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令人动容。17年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佳辰的母亲曾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李佳辰毅然请战奔赴一线并圆满完成任务,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感人经历传承着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吴超与医疗队中35名“90后”党员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并作为主笔人之一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部主任王泠和护理团队精心照料两名高龄重症患者,每2小时翻身,每4小时更换纸尿裤,让已经失去信心的老人重燃生的希望。康复出院之际,老人动情地写下了“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的感人语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师王雅亭与伙伴们在护理病患之余完善了病历模板、病程模板、护理模板等,悉心帮助队友解决护目镜起雾和防护服设计等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秦宇红所在的20人小团队承担起一个重症监护单元的工作任务,克服医疗人员不足、医疗条件落后、设备老化等困难,把一名又一名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事迹在我校马院师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大家表示,6位宣讲人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马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张静敏副教授说,6位年轻人的先进事迹为广大师生树立了新时代的好榜样,是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自觉学起来、讲起来、做起来。作为党员,我们要以援鄂医疗队为榜样,工作上勇挑重担,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副教授、北京高校思政课特级教师阴军莉老师谈到,那些在我们看来还是孩子的90后、00后们,在灾难面前稳稳地扛起了重担。我们无法想像他们在疫区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但是我们知道,是因为他们的担当,我们才收获了健康与安宁。这堂课让我们真正读懂了每位英雄“逆行者”背后的故事,我们心中升腾起满腔的感激之情!
近现代史纲要与形势政策教研部张露璐老师说,宣讲会展现了当代青年临危受命的家国情怀和勇担责任的精神风貌。我们要以此弘扬五四精神,在教学中做好立德树人的引导,以这些生动鲜活的案例增强课程的感染力。
近现代史纲要与形势政策教研部林媛老师表示,自己做为一名70后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被90后深深感动,将以崭新的角度、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青年人。无论是“几零后”,都应当携手共进,成为祖国繁荣富强的“努力后”“奋斗后”!
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双百奖学金获得者也在收看此次宣讲会后纷纷发表感慨与感受。马院研究生党支部支委孟蝶同学表示,同为90后,我们虽不能深入抗疫前线,但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抗疫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维护社区正能量,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党员许博卿表示,青春不是用来怀念的,而是用来不懈奋斗的,要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不做“坐而论道”的“空谈客”,保持艰苦环境“沉得住”的耐力,培养关键时刻“顶得住”的能力,在斗争中提高斗争本领,在斗争胜利中坚定必胜信心。
预备党员雷朋同学深深地感慨90后一代的大无畏精神,在死亡面前,选择无惧;在病人面前,选择坚强;在苦累面前,选择微笑。这群90后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向同为90后的我们诠释了青春应有的最美样子。
入党积极分子韩子昭在疫情期间主动参与了所居住村庄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他谈到,在参与执勤过程中,也曾遭遇过许多自然或人为困难。但是,想到同龄人正在抗疫最前线浴血奋战,我所经历的困难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入党积极分子乔爽表示,身为一名志愿者、新时代青年,同时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责任艰巨。我们是国家之希望,和广大90后一样,我将一如既往地选择肩负使命、无畏前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郑波谈到,高校思政课怎么讲、怎么教?怎样提高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此次抗击疫情中,一批批90后“逆行者”刚刚走出校园不久,他们与在校生年龄相近,他们的事迹更能融入思政课教学,更容易发挥实效,被大学生所接受,从而启发、引领大学生成长。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和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光荣使命,积极进行课程设计和价值引领,推动产生情感共鸣和教学合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把此次学习与落实《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相结合,以弘扬援鄂抗疫宝贵精神为重要内容,以用好援鄂抗疫生动素材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本校本学院师生抗“疫”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编辑 王雷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院师生在线学习北京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
相关推荐
-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赴贵州茅台酱香酒公司调研考察
- 校关工委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精神
- 新闻学院开展防灾减灾线上教育活动
- 传播研究院留学生获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摄影/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
- 李众副书记到学生工作部、团委调研并参加理论学习会
- 图书馆开展“阅读季”用耳朵翱翔听书打卡活动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育教工党支部与档案馆(校史馆)党支部举办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联学交流会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高校心理中心涉及的相关伦理和法律议题”专题培训
- 王晖副校长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1级新生上思政课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毕业离校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 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百年寻梦·学史知新”党史宣讲月活动
- 我校召开教师赴科右前旗扶贫支教座谈会
- 我校成果转化中心赴南京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调研
- 中国传媒大学举行青马学院三期结业暨四期开班仪式
- 我校学生参加2022年寒假新加坡高校线上课程
-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开展教育扶贫免费在线培训项目
- “疫情下的国企担当”主题报告会顺利举办
- 中国传媒大学2020游戏创作节——首届虚幻引擎游戏创作大赛颁奖典礼顺利举行
- 我校与英国阿伯泰大学举行线上合作会议
- “百年党史与红色传播”学术交流会于贵州财经大学召开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