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四)】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能力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上指出,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破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这一艰巨命题,国内高校纷纷围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改进课堂质量这一根本问题作出探索与改革。
在本场讨论中,与会代表聚焦课堂教学质量考评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交流探讨本科教学改革新思路。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张欣在会上作专题报告,常务副校长胡岳华,副校长郭学益,校长助理李夕兵出席研讨会。
嘉宾分享:发展一流本科教学的形势与任务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流本科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学,发展一流本科教学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使命。在此形势下,教育部发布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国内高校竞相出台建设行动计划,本科教育改革如火如荼。
别敦荣认为,目前恰是发展一流本科教学最有利的时机,需要管理部门搭台、教师队伍聚力,共克困难。其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关键主体,作用不可替代。与此同时,他也犀利指出,当下许多教师并不是真的会讲课。对此,他明确提出了教师讲课的“三不讲”原则,即做到学生看得懂的不讲、找得到的不讲、自己会的不讲,强调教师要开展问题导向的讲课,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疑问讲课。除了会讲课,别敦荣还强调教师应当力争做到:做有教学思想的教师,实现从表演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变;学会组织学生学习,实现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一体化;提高实验难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评价大学生发展,发挥评价对学生追求优异的激励作用。
同时,别敦荣也提出,教育属于人文范畴,管理部门作为本科教育教学的权力中枢,应在管理中渗入人文关怀,结合学生所需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和激励机制,让学生接受到他们希望接受的教育教学。
本土经验:双一流背景下构建临床教学质量考评体系,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持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正在掀起质量革命的大背景下,如何把学生的目光和心思真正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湘雅医院结合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质量要求孜孜探索,变革教学模式,立足理论课、见习课课程特点,构建起实用又有效的质量考评体系。
张欣指出,针对理论课考评,医院对分别对评价主体、平台和工具进行优化,实现课堂教学全课督导,形成湘雅理论课授课水平基本数据库。而对于小组授课、地点多变、手段多样的医学见习课而言,常规督导形式并不适用,测评难以涵盖教学设计、过程与效果。为此,医院以柯式模型为主线,将不同层次的评估对象、评估者、评估时点、评估工具多维度融合,打造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建立一对一与一对多、实时性与总结性等多层次反馈途径。
用考评促进教师发展,推动课堂革命,强化质量意识。张欣对质量考评体系的建立寄予厚望。他表示,严把考评关,能够将教学质量要求内化为医院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逐步形成有医院特色的临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与会代表:聚焦课堂质量考评,共谋教师能力发展
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把握教师合格与否的衡量尺,一直是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质量考评体系更趋合理?如何构建它并使之助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在与会代表热烈的意见交换与思想碰撞中,答案逐渐明朗。
课堂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应当紧紧围绕教学工作展开,而非其他。这一观点在讨论中被一再提及。“对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最终落脚点总是在科研,而教学常被忽视,这与教学质量考评机制不完善,考核标准不明确有很大关系。”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锐坦言。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陈爱良也提到科研任务重、教学投入少成普遍之势,而建立重质重效的教学考评体系,有利于使教师主动思考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与互促,利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创新。
健全考评体系,量化考核指标,把“软指标”变成“硬杠杠”,让教学提升工作有的放矢,是与会代表的一致诉求。而如何发挥教学贡献度考评结果的激励作用,提振教学积极性,也成为热议话题。法学院副院长许中缘主张“恩威并举”,将教学质量考评结果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调整对本科教育的投入分配,适当增大对教学的奖励力度。商学院党委书记任胜钢表示赞同,并提出要将教师发展与教学考评挂钩,鼓励教师回归教学本位。而对于如何做好激励工作,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王春生分享了新思路,“学院将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公开招标,用市场化的形式解决老师不作为的问题,谁有能力谁来做。”
完善的考评机制有利于教师客观评价自身工作,长善救失。当课程改革搅动本科教育的一池春水,如何改进课程质量,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陈志刚表示,别敦荣教授报告中对教师讲好课提出的高标准,催人反思,令人产生紧迫感,希望老师们能迈开步子,在课堂设计下功夫,拓深课程容量,打磨出中南“金课”。资源加工与生物党委书记范晓慧则提出更具体的要求,要将新型智慧教学工具、设备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要扩充课程体系,纵向梳理课程谱系,横向拓衍相关学科知识。
范晓慧同时也提到,教师能力的提升需要切实培养,可以根据老师的兴趣和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提升活动。围绕如何具体落实教师能力提升工作,与会代表纷纷献言献策。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清平认为,课堂教学应讲技巧、讲设计、讲执行,教学同行应多对此开展交流切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小清提出,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借力团队智慧推进教学研究与教学观念的革新。湘雅医院副院长江泓提议,以教学名师培养教学名师,传帮带共同助力学科进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19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四)】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能力
相关推荐
- 中南学子在2020年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获救援仿真组赛事冠军
- 中南大学精准扶贫江华县再推新举措
- 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患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 中南大学刘敏教授团队发表系列碳基电催化剂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
- 田红旗线上会见英国邓迪大学校长Iain Gillespie
- 中南大学化学电源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及化学电源学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召开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分选与正极材料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
- 2019级计算机信息类专业分流宣讲工作顺利开展
-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来校检查指导学生返校与疫情防控工作
- 一次特殊的党日活动:五院博士研究生这样学史
- 【特别报道】抗疫战场上“8090”的爱情
-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大会 发力实现内涵式发展
- 中南大学两位教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 学校召开校级领导干部任免宣布会
- “中南大学霍里思特奖励金”设立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何庆南教授荣获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贡献奖
- 【在党旗下奋进】孙伟:用科研助力祖国现代化建设
- 中南大学又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启动
- 张静平:育人良方须自寻
- 中南大学3个集体、57名个人获省委、省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
新闻公告
- 《我与党员老师在一起》新书首发会举行 01-18
- 五大省级健康中心同时成立并挂靠湘雅医院 01-17
- 湘雅医院胸外科累计完成1000例机器人手术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学校召开2022年寒假工作会议 01-17
- 学校举行2022年老领导、老教授迎新茶话会 01-16
- 中南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调整 01-16
- 我校乒乓健儿在省赛中再创佳绩 01-15
高考招生
- 中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3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部分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