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党日活动:五院博士研究生这样学史
本网讯 “‘炽’是红色,是希望,更是兴盛,‘炽金图’象征着永远兴盛的冶金学科,更象征了中南冶金人矢志不渝献身科研的报国热情。”6月2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柴立元精神抖擞地面对着一百四十张年轻的面孔,扬手指着金贵楼一楼大厅的大型壁画《中南炽金图》,语调不由得越来越高昂,牵引着眼前这群年轻人的目光,也感染着他们的情绪。
这是冶金与环境学院、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法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等五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开展的“学史力行,以行践知”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党史、校史、院史,以磅礴之势呈现在大家面前,冲击着每个人的视听,澎湃着每个人的心灵,汇聚成继续前行的力量。
倾听:历史里的故事
从墙上的壁画,到厅中的沙盘,再到金贵楼420报告厅,移步换景间,柴立元带领着大家走过70年矿冶发展史,展示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创新技术如何化废为宝、点石成金,讲述了一代代冶金共产党人科学向党、凝心聚力、接力奋进,勇攀世界一流学科高峰的故事:
赵天从一生向党,科学报国,领导锡矿山复矿运动,发明了“赵氏炼锑法”,精炼粗锑;刘业翔甘为人梯,奖掖后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科和行业的领军人才,开创了铝电解新格局;李洪桂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推动钨冶经济纵深发展;张传福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开创了冶金学科国际合作新篇章;李劼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推动冶金学科持续进步,带领全院师生攻坚克难。
有色金属工业是党和国家的支柱产业,与共和国命运紧密相连。为了成为全球冶金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中心,成就我国有色工业领先态势,中南大学冶金学科在持续发力。柴立元创建冶金环境工程学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重金属污染防治打造成了中南大学的一张“新名片”;郭学益创造性地开发了有色金属复杂资源处理等关键技术,在全国实现大规模工程化,打造了中南大学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冶金工程新方向;赵中伟钨冶金技术在国内企业广泛应用,大大延长了国家钨资源的使用年限。
赵天从老先生守护世界锑都锡矿山;“大地之子”陈国达、“为地球做CT”的何继善,新时代的“90后”地信院博士研究生党员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祖国深山丛林与荒滩戈壁中艰苦探索、科研报国,是冶环院何璇和地信院李沈鑫这两位在读研究生分享给大家的故事。
在柴立元看来,今天的我们回望历史,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去创造历史,成为无愧的书写历史的人。今天的我们倾听历史,是要领悟历史中的精髓,传承前辈们的精神血脉,为下一页历史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说话间,柴立元一遍遍看向静静的倾听者——也是下一页历史的书写者们。
前行:青春的方向
“科学向党”“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是柴立元讲述中的高频词,朴实无华,却发自肺腑,一遍遍冲击着大家的心灵;赵天从、陈国达、何继善,一心向党、艰苦奋斗、科研报国,平凡坚守,却彰显伟大,一次次鼓舞着大家的热情,指引着青春前行的方向。
“即便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中南老一辈党员同志依然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将一生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作为新一代接班人,我们更应该珍惜并不断磨练自己,助力科技兴国。”物理与电子学院陈颖康深深地记住了“给地球做CT”的何继善院士的科研故事。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杨雯静也从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中找到了要学习的榜样:“作为博士研究生党员,我们需要在日常科研中坐得住‘冷板凳’,不断夯实研究基础,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力争为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作出贡献,成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在法学院博士生李治眼里,看到的是更多故事背后的东西:老一辈科学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国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怎样铭记和学习这些科学家精神?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怎样把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等精神贯彻到日常的科研工作之中,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之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副校长朱学红是本次五院博士研究生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的发起人。在她看来,在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新时代,博士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什么样的底色给这一代年轻人坚实的支撑?用什么样的思想给他们培根铸魂?用什么样的力量给他们飞翔的翅膀?党史、校史、学科史,是最好的滋养。与年轻人们一起参与了这次党日活动,更让她觉得很有意义。
在与年轻的博士生党员们一起分享学习体会时,朱学红以一个师者,更是以一名老党员的恳切,寄予无限期待:希望大家学习和传承老一辈中南党员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科研报国的家国情怀;希望大家学好党史、校史、院史,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内在奋斗动力;希望大家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锤炼崇高的品德修为,为学科建设、学校发展、国家需求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时代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干、担当大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一次特殊的党日活动:五院博士研究生这样学史
相关推荐
- 中南学子获46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两项金奖
- 《中南大学公用房管理办法》修订出台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上榜全球医疗机构科研实力100强,名列第73位
- 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在纳米药物制剂领域连续发表三篇研究性成果
- 中南大学举行第五届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大赛
- 中南大学统一战线开展“知识力量·同心帮扶”暑期谈心活动
- 湘雅三医院感染科众志成城直面疫情挑战
- 黄健陵副书记看望慰问后勤一线员工
- 学校召开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
- 【爱国奋斗中南人】黄伯云:“奋斗是一种幸福”
-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朱挺特聘教授课题组在光能利用与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民建中南大学委员会荣获民建中央“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中南大学主办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科技大会
- 全球首例碳C环外悬生物人工气管临床移植手术在湘雅二医院成功实施
- 个体化用药有了基因“身份证”:全球首个“基因脸谱”长沙发布
- 中南大学黄瑞雪教授团队系统阐述:米酒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健康风险
- 思政课,听书记聊聊“大学之治”
- 中南大学王建新教授团队在DNA甲基化检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中南大学3所附属医院承担10项创建任务
- 打好组合拳,推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质升级
新闻公告
- 《我与党员老师在一起》新书首发会举行 01-18
- 五大省级健康中心同时成立并挂靠湘雅医院 01-17
- 湘雅医院胸外科累计完成1000例机器人手术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学校召开2022年寒假工作会议 01-17
- 学校举行2022年老领导、老教授迎新茶话会 01-16
- 中南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调整 01-16
- 我校乒乓健儿在省赛中再创佳绩 01-15
高考招生
- 中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3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部分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