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邹应萍课题组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网讯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和《Joule》发表了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邹应萍教授课题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设计合成及机理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新型电子器件,因其制备成本低、光电特性易调节、可制成半透明以及可大面积卷对卷印刷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其能量转换效率。高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首要目标,也是实现其产业化的关键。
邹应萍教授课题组除了考虑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能级匹配、吸收光谱互补和迁移率平衡外,还从热力学、空间构型等角度考虑材料的兼容性,在2017年首次将电子受体单元苯并三氮唑引入非富勒烯受体稠环中心核,形成一种DAD稠环结构,进而合成了A-DAD-A型有机小分子受体光伏材料。这种A-DAD-A型小分子受体可有效拓宽吸收光谱,降低器件电压损失,此分子设计策略为材料合成提供了新思路(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7, 9, 31985?31992)。随后,保持中心核不变,用并二噻吩取代稠环两端的噻吩,将此分子体系从五元环拓展为七元环,并改变不同的端基,设计合成了Y1和Y2非富勒烯受体。邹应萍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杨阳教授团队及瑞典林雪平大学高峰教授团队合作,经器件优化获得了12.6%的权威认证效率,该效率收录在2018年7月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最佳电池效率”表中。
通过对材料表征发现,吡咯桥环和并噻吩的引入可以拓宽非富勒烯受体分子的光谱吸收,从而显著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苯并三氮唑引入稠环中心核,可有效提高受体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可增加有效的辐射复合通道,从而提高器件的电致发光量子效率(~ 0.5×10-4)。结果表明三氮唑吸电子核的引入,大大减少非辐射复合所造成的损失。该工作为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设计及如何降低器件电压损失并同时获得高短路电流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 2019, DOI:10.1038/s41467-019-08386-9)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2015级博士生袁俊。该工作由邹应萍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杨阳教授和瑞典林雪平大学高峰教授共同指导完成。
基于课题组提出的A-DAD-A型分子设计策略,进一步通过分子结构优化,将具有更高电子迁移率的苯并噻二唑替代苯并三氮唑引入到分子骨架中,在并二噻吩的β位引入烷基链调控溶解性和分子构象,设计合成了Y6非富勒烯受体。该分子具有较强的吸收和较窄的带隙(1.33 eV)以及优异的电子迁移率,制备了正向/反向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均为15.7%的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聚合物为PM6),为已报道的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最高纪录。这一成果对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机太阳电池将来大面积印刷制备中的一个瓶颈就是活性层对厚度较强的依赖性,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最佳的活性层厚度局限在100nm左右,而当此共混薄膜厚度增至300nm时,器件依然可以保持13.6%的能量转换效率,这对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大面积制备非常重要。此项工作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未来工业化生产(卷对卷技术)具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旗下能源旗舰期刊《焦耳》(Joule, 2019,DOI:10.1016/j.joule.2019.01.004)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2015级博士生袁俊,邹应萍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合作单位有中科院化学所(正向器件制备和表征)和华南理工大学(反向器件制备和表征),中南大学为第一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
《中国科学:化学》等刊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高分子科技,高分子科学前沿等网站均以头条专题评述其研究成果。该研究工作已申报两项中国专利和一项国际PCT发明专利,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联合资助。
相关链接: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75205.htm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4243511930032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8386-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南大学邹应萍课题组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推荐
- 寻千里马的人——候振挺
- 中南大学统计学学科建设暨“十四五”规划专家论证会召开
- 湖南省人大代表来我校调研《兵役法》落实情况等事项
- 中南大学召开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
- 湘雅医院主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药学保障指导》正式出版
- 中南大学第四届学术魅力演讲比赛落幕
- 湘雅二医院心脏团队完成湖南首例ECMO支持下急诊TAVR手术
- 李景升调研湘雅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 我校孔子学院师生声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 我校在2020年湖南省大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团体总分夺冠
- 王松灵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参与联合申报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项目获批
- 2019年中南大学“和谐杯”师生羽毛球团体赛举行
- 智利驻华大使率团访问我校
- 高等学校“十四五”医学规划新形态教材《重症护理学》正式出版
- 中南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
- 湘雅医院多科联合开展国内首次血管化胃网膜淋巴结组织瓣移植治疗下肢淋巴水肿
- 中南大学:300余名青年志愿者编织医务人员“关爱网”
-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接受教育部专业认证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一行来校调研
新闻公告
- 《我与党员老师在一起》新书首发会举行 01-18
- 五大省级健康中心同时成立并挂靠湘雅医院 01-17
- 湘雅医院胸外科累计完成1000例机器人手术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学校召开2022年寒假工作会议 01-17
- 学校举行2022年老领导、老教授迎新茶话会 01-16
- 中南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调整 01-16
- 我校乒乓健儿在省赛中再创佳绩 01-15
高考招生
- 中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3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部分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