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普教中心:不同的岗位,同样的担当
一场疫情,让2019-2020学年的寒假不再平凡。在举国上下都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战时,中南大学普教管理服务中心立足自身岗位,踏实做好防疫工作,将抗疫防疫的决心,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之中。
一场不敢松懈的战役
疫情发生以来,如何做好防控工作,确保普教管理服务中心及下辖四个附属中小学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是摆在该中心面前的工作重点。中心迅速着手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将疫情防控作为重点来抓,不敢有丝毫松懈。
1月27日,《中南大学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分工方案》一公布,中心立即制定了《普教管理服务中心及附属中小学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并牵头在各附属学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形成了由校长任组长,支部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教育(导)主任、各班班主任为小组成员,校医为疫情信息员的工作主线。
正值假期,师生遍布五湖四海,为了精准掌握师生的活动轨迹及健康状况,中心联合各附属学校迅速展开摸排工作,对师生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否有湖北居旅史、以及健康状况进行询问,及时形成台账。同时,严格“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要求全体师生如实汇报个人健康情况及活动轨迹,并配合学校“健康打卡”系统,做好健康观察与记录。
为保证工作及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中心及各附属学校开启网络办公、电话办公,每周通过视频会议、微信群信息推送等方式来传达、学习疫情防控精神,汇报防疫工作情况,安排工作任务。根据国家、省、市、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文件精神,制定各校“停课不停学”方案,并先后四次修改补充延期开学工作预案。
特殊时期,不仅要开展常规工作,还应当做好人文关怀。为此,中心及各附属学校积极引导师生在家进行有益活动,开展“防控疫情”网络主题班会、制作手抄报、通过微信公众号普及防疫知识,传递科学理念与正能量。对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制定个性化工作方案,提出帮扶措施,做到对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贴心关爱。
一套教材的神奇之旅
步入3月,新学期已经开始,如何尽量减少疫情对同学们学业的影响,还要从一套新教材说起。
3月4日下午,在沉寂了许久的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园里,多了几个忙碌的身影——副校长丁群和几位老师在为发放新教材做准备。740多套新教材堆成了小山,逐一清点、核对信息、分袋包装、分班置放……直到晚上九点半,才整理完毕。而这,是一本新教材神奇旅途的开始。在此前,学校利用“问卷星”系统,制作“教材发放方式”问卷,由各班班主任指导家长完成填写,并逐一核对。根据问卷结果,统计完成了“班级到校领书名单”和“班级快递邮寄名单”两份表格,一本本新教材,已经做好了去往小主人身边的准备。
3月5日,119套教材被打包得齐齐整整,经由邮政快递,踏上了旅途。3月6日,学校在校门外支起两顶帐篷,向能够到校领取的家长发放新书。整个过程中,学校做好了全员全程佩戴口罩、体温测量、校园消毒、错峰领取等防护工作,确保安全高效。
虽然只是当了一回“搬运工”,但老师们认真的态度丝毫不减,他们觉得,能安全地将“知识”送到学生手上,是最大的幸福。
一堂“六个小时”的录播课
除了改变教材发放方式,各附属学校的“空中课堂”早已先行。结合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延期开学、“停学不停课”等文件精神及总体部署,普教中心和各附属学校积极探索解决方法,2月10日,通过网络、电视等平台,各校网络教育教学正式开课。
2月28日,长沙市教育局下发通知,决定从3月9日起,通过网络平台教授新学期内容。同一天,第一附属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宋添添,接到了岳麓区教研室录播新教材第一课的通知。“疫情面前,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义不容辞。”没有任何迟疑,宋添添第一时间投入了准备。
可是,课还没开始录,问题就来了。由于区里准备好的录播教室效果欠佳,宋添添和一同录课的老师商定,在一附小的录播教室录制。但疫情期间,负责录播教室设备的同事远在常德,哪怕立即往回赶,也要先隔离14天,因此,只能通过视频指导使用设备。好不容易开始了录制,技术新手一操作,问题频出,30分钟的课硬生生录了近6个小时。后期视频制作的难度也远超宋添添的想象:这儿声音不稳定,那儿图像不合适……做好的视频还需一层层审核,一个字音或者课件上的一个字不准确,都要重新修改,等上交成品的时候,是又一夜的凌晨两点。
3月9日上午,这堂在跌跌撞撞下成长起来的语文课,终于和同学们见了面。
一封温暖人心的书信
没有往日的开学典礼,第二附属中学校长董龙云将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化成了一封书信:“同学们,‘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疫当前,青少年学生不能置身事外,要和时代同频共振。除了关注‘空中课堂’之外,还要置身于社会,去了解、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如果能做到这样,虽然开学延期,但成长并不会迟到。”他勉励同学们学习科学知识、感恩抗疫英雄、勇担社会责任。
孩子们也在疫情中思考、感恩、成长,他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传递温暖人心的能量。
第一附属中学高149班廖博文表达对祖国的信心:“我们曾战胜过列强的侵略,战胜过十年内战,战胜过60年代的灾荒,汶川地震、03年的非典……没有哪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哪个春天不会来临,我相信这一次,我们也能打赢这场仗!”
“有人在前方为我们开辟布满荆棘的道路,有人为了我们,除夕夜却不能团圆,有人做我们坚强的后盾,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经历,甚至生命来守护我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我们未来前行的道路。”第二附属中学134班郭诗颖向“逆行”英雄致敬。
“但愿从今以后,我们能更加尊重我们身边平凡而伟大的医护人员,更加珍惜平凡而宝贵上学日子,口罩永远不再成为紧俏的‘年货’。”这是第一附属小学1401班周小钊的新年愿望。
“妈妈,我和爸爸都很想念你,也非常担心你。每次和你视频时,看到你疲惫清瘦的模样,布满血丝的眼睛,我知道你一定很辛苦,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今天我给你做了一个小娃娃,让爸爸送到医院,让‘她’陪伴你,就像我在你身边。”第二附属小学三(1)班郑茗兮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妈妈送上想念。
疫情还未结束,防疫工作更不能懈怠。虽不是身处抗疫一线,但普教中心的教职员工明白,不同的岗位,同样的担当,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好教学任务,确保校园及全体师生的安全,是大家能贡献的一份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特别报道】普教中心:不同的岗位,同样的担当
相关推荐
- 中南大学射击队连续八年蝉联全国大学生射击锦标赛团体冠军
- 2020年湖南省“高校学生安全管理与危机事件应对”专题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 第四期“校领导与学生午餐会”举办
- 中南大学郑俊超团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布最新科研成果
- 我校附属中小学11个团队在湖南省备课大赛中获佳绩
- 唐北沙教授团队发文绘制中国大陆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突变图谱的研究成果
- 中南大学举行本科招生宣传专家研讨会
- 中南大学本科生欧阳宇桢在国际期刊 Nano-Micro Letters 上发表文章
- 中南大学林戈-谭跃球课题组发现TDRD7缺陷同时导致白内障和男性不育的分子机制
- 中南大学再获全国学生运动会“校长杯”奖
- 中南大学承办2021(第二届)可持续发展钢铁冶金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推出党史学习教育“周周测”平台
- 【特别报道·战“疫”在湖南】湘雅三医院这群“到处跑”的人
- 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发表血糖对新冠肺炎临床预后与决策影响研究论文
- 湘雅医院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完成升主动脉模块内嵌支架手术
- 中南大学"党课开讲啦"活动正式启动
- 中南大学蝉联全国高校教职工围棋团体赛冠军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 中南大学再获全国学生运动会“校长杯”奖
- 中南大学举行升旗仪式 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
新闻公告
- 《我与党员老师在一起》新书首发会举行 01-18
- 五大省级健康中心同时成立并挂靠湘雅医院 01-17
- 湘雅医院胸外科累计完成1000例机器人手术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学校召开2022年寒假工作会议 01-17
- 学校举行2022年老领导、老教授迎新茶话会 01-16
- 中南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调整 01-16
- 我校乒乓健儿在省赛中再创佳绩 01-15
高考招生
- 中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3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部分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