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 抗疫战线显风采
在重庆大学100余名安保队员中,有这样一些矜矜业业、任劳任怨的同志,他们有的在学校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几乎从事过各类一线安保岗位,亲眼见证了学校30多年的改革发展;有的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从事着安保平凡的工作。在这场席卷全国的重大疫情面前,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这些老同志们依旧不改本色、冲锋在前,抗疫战线上勇挑重担、忘我坚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重大保卫人的奉献和担当。
校园里的“活地图”
退伍老兵潘宪云今年59岁,在学校从事安保工作已有36年,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同志,工作中同事们都喊他“老潘”。这些年来,安保队伍历经数次改制,进进出出许多人,潘宪云一直都留了下来。他当过门卫,守过大楼,做过巡逻员,熟悉学校的一枝一叶每个角落,是校园里的“活地图”。潘宪云这么多年始终如一日,坚守在一线安保岗位,参与处理过的纠纷和案事件不胜枚举,他帮助过不少师生,得到很多感谢和赞扬,也受过不少“委屈”和“夹板气”。对于这些,同事们从没见他在工作中表现过什么特别的情绪,无论面对赞扬还是委屈,他永远都是客客气气、平静泰然地接受,埋头干自己的事。周围同事们都说“最佩服和欣赏他这点,从不抱怨,就是埋头干工作……”。之所以能够在校园安保岗位坚持这么多年,潘宪云说,一方面是因为“舍不得”,另一方面是“荣誉感”。“这么多年了,也想过离开,特别是在队员改制时期,看到那么多熟悉的同事一个个辞职离去,我也有过想法,也许换个工作会更好,但一想到离开校园这个熟悉的工作环境,我真舍不得。还有就是做保卫工作的这份荣誉感,每当看到获得帮助的师生那高兴的笑脸,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又有了干下去的劲头。”
疫情发生以来,“老潘”坚守岗位,每天在值班室值守12个小时,从未间断。他协助值班人员处理接报警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帮忙做好物资配发等抗疫后勤保障工作,有时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其间妻子因意外腰部受伤卧病在床,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也无人照顾,但为了不影响抗疫工作,他将受伤的妻子托付给女儿,母亲交由妹妹照顾,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毅然决然选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肩负起一名重大保卫人的责任。他说:“面对疫情,即使工作任务再繁重,即使对家人心存愧疚,但为了学校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我都会全力以赴,为抗击疫情尽到自己能尽的一切力量。”
同事眼中的“忍者”
和“老潘”有着相似经历的吴兰华也是学校保卫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他今年58岁,在学校从事安保工作业已32年。热情、负责、有耐心是同事们给吴兰华的“标签”,凭着这股子热情实在的干劲儿,他几乎年年被评为安保队员中的先进,也成为学校不少教职员工、领导同志口中熟悉地“老吴”、点赞的对象。多年来,无论身在哪个岗位,他都能坚持积极发挥带头榜样作用,以勤勤恳恳、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带动感染着身边的队员同事们。“这是我该做的,没什么好说的”,面对别人夸奖他工作干得好时,吴兰华总是用这句话一带而过。
抗击疫情以来,吴兰华坚持发挥一名先进榜样的引领作用,坚守岗位,牢牢守住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岗,一直工作至晚上七点半,对进出校园人员测体温、查证件、询问登记,并做好咨询解释工作。遇到不理解的人员,吴兰华有耐心的特长就派上了用场,大部分经过他的一番劝解,都会由抵触变为理解,矛盾被化解了、疙瘩被解开了,“乖乖”遵守规定按要求出入。但有时耐心也不一定能换来理解,吴兰华和队员们还有过被辱骂、甚至人身攻击的经历,这时的他不仅要耐心劝解对方,还要承担起安慰同事的角色。因为“老吴”这种“没脾气”的性格和处事风格,同事开玩笑地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忍者”。与许多同事一样,因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吴兰华也疏于陪伴照顾家人,但他说,家人都很支持他,让他以疫情大局为重,争取早日取得抗疫的胜利。
校门上的“火眼金睛”
C校区安保队长李长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兵,20载戎马生涯铸就他赤胆忠诚的钢铁意志,也绘就了他奉献担当、冲锋在前的军人底色,“一日戎装,一生忠诚”,正是这种深藏于心、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让他毅然选择成为高校安保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手中的钢枪放下了,心中的责任放不下!”“祖国人民养育了我,保家卫国是军人的本分!”“我当过哨兵,门岗值守我在行!”。每每有人问起身为正营级干部转业的他,为何甘于成为一名“守门员”,他总是这样深情而坚定地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李长江从事高校安保工作已有三年时间,此前在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 担任安保队长,2019年11月下旬,随着葆力物业入驻重庆大学,李长江调入重庆大学C校区工作。新冠疫情期间,校门实施封闭化管控,李长江连续整整一个月坚守在校门一线,“婆婆,两天出门一次,你昨天出去了的哦!”“小伙子,昨天是你在操场上锻炼哈,一定不要聚集,宅家更安全!”“非常时期无关人员不能进入校园”……尽管在C校区工作刚满三个月,但李长江凭着一股子干事创业的干劲、韧劲,迅速练就了一双快速识人的“火眼金睛”。“我们干保卫工作的,这‘眼力劲儿’太重要了,多花心思熟记校内住户,一眼识别校外人员,才能更好地守卫校园,做好服务!”。短短三个月时间,李长江不仅成为了C区大爷大妈们口中亲切的“老李”,足迹更是踏遍了C区校园的每个角落,“这就和打打仗一样,必须对阵地上的每寸土地都了然于胸,如有突发状况,才能第一时间到达战场,这,就是我们军人的自我修养!”。说到这里,老李爽朗地笑了,眼神中透着坚毅。从大年三十和家人一起吃过年夜饭,初一开始值班值守,李长江一直没有回过家。“疫情一天天严重,下班也不敢回家,怕把病毒带回家呀!我已经整整一个月没见着儿子、孙子了……”,面前这位铮铮铁骨的山东汉子眼中泛起了点点泪光。“儿子劝我别干了,可我是军人,‘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抗疫的战场我绝不能退!”。在李长江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和信仰,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危险关头冲锋在前!这就是军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重大保卫人“战疫”践行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当前,像潘宪云、吴兰华、李长江这样坚守使命、冲锋在前的安保队员还有很多,这些基层的安保工作者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奋战一线,用自己的行动和力量积极践行落实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庄严承诺,牢牢构筑起阻击疫情输入校园的坚实防护网,我们有理由相信战胜疫情那天不久就会到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老当益壮 抗疫战线显风采
相关推荐
- 2020线上智博会志愿者上岗誓师会在重庆大学举行
- 信息学部召开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来机械学院交流调研党建工作
- 重庆大学医学院神经智能研究中心平台建设通过专家论证
- 计算机学院举办第二届西部高校计算机学院院长论坛
- 市教委简报第57期:重庆大学毫不放松抓牢防控,平稳有序抓好发展
- 重庆大学召开第十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
- 校工会党支部、材料学院行政办公室教工支部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 我校学子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重庆赛区中获得佳绩
- 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副部长刘钢一行到石柱调研重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自动化学院孙棣华教授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
- 释放青春,飞扬个性
- 体育学院师生党支部参观王良故居
- “科技创新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专题研讨会在院举行
- 光电工程学院举办“3+1+1”项目宣讲会
- 我院师生参加第二届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
- 生物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全院教职工学习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迎新工作顺利进行
- 新闻学院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暨表彰大会
新闻公告
- 党旗飘扬 书写重大战“疫”新答卷 03-16
- 自动化学院感知控制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03-15
- 经管学子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03-1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校交流座谈 03-15
- 保卫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 03-14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03-14
高考招生
- 重庆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重庆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重庆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