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地下核工程”,争做时代先锋
2018年11月3日,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行政教工党支部联合集电系教师党支部、测控所教师党支部,开展了 “学十九大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和老师前往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国防教育基地进行了现场实践教育。
“816地下核工程”位于重庆涪陵大山中的洞体。据悉,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解密向外界开放的核工程旧址,可抵抗100万吨TNT当量氢弹的空中爆炸,还能抵抗8级地震破坏,被喻为“人工奇迹”。
整个山体工程共9层80米高。在8楼至9楼的楼梯间,顺着楼梯间隙从上往下看,深不可测,无底深渊,抬头往上看,如浩瀚夜空,没有尽头,想象被无限放大,整个山体工程的浩大也只能想象了。洞体内可以开汽车,可以建宿舍楼,500人在关闭大门的情况下,凭储备可以生活半年,通风良好。核反应堆大厅是洞内最大的洞室,拱顶跨度有31米,高69米。
“816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中国三线建设期间为数不多的两个核燃料建设基地之一。数据显示,从1966年开建至1984年停建,约有6万多人参加工程建设。展示区融合了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科技感,增加体验及参与性项目部分,除了利用声光电效果再现当年洞内光景,基地还着重挖掘洞体文化,让其成为爱国主义“教科书”。
老师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运输道、试验巢和中控室,通过视频介绍进一步了解到当时修建该工程的艰辛与不易。在这样一个绵延数十里的洞穴之中,中控室、试验巢、运输道至今完好无损。通风、能源、排水、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竖井多达130多条,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
816,它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816已经成为一个不能被抹去的永久代号被记入史册。为纪念这些鲜血铸就的历史,在816地下核工程展示厅内,各种图片、实物的展示物等详细介绍了816地下核工程的前世今生。据不完全统计,在“816工程”中牺牲的有76名烈士。在基地出口处,31个石墩被建成了主题展示区“永远的工程兵”,主要展示当年无数工程兵参军打洞、退伍转业等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以此纪念816地下核工程的建设者。
参观后老师们都为之感到震撼,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建设者的无私奉献,我们在致敬烈士的同时也备受鼓舞, “长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走进“地下核工程”,争做时代先锋
相关推荐
-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苏雷一行到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交流调研
- 计算机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1年度第五次集中学习
- 土木工程学院召开本科学生就业工作座谈会
- 资环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代表赴红岩魂广场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 生物工程学院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
- 澳门嘉诺撒聖心中学至工程培训中心工业体验
- 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道桥研究所支部与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研究生党支部成功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 校工会举办“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广播体操表演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 建管学院2017级工管四班开展“千锤百炼造就英才,珍惜韶华不负青春”主题团日活动
- 新闻学院教工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 重庆市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行动第一组集体备课会举办
- 自动化学院举行“育人潜移默化,立德润物无声”三全育人专题讲座
- 继教学院获重庆大学“口述校史 薪火相传”主题视频大赛二等奖
- 沙坪坝区委书记江涛带队调研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
- “消费扶贫”工会在行动
- 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开展“重温重庆红色历史”大型主题党日活动
- 硝烟再起球场,争锋还看少年
- 自动化学院虎溪本科生党支部参观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 重庆大学管科学院益微梦实践团于綦江区丁山学校支教调研
- 学校召开2019年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务虚会
新闻公告
- 党旗飘扬 书写重大战“疫”新答卷 03-16
- 自动化学院感知控制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03-15
- 经管学子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03-1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校交流座谈 03-15
- 保卫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 03-14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03-14
高考招生
- 重庆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重庆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重庆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