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大学 > 新闻公告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重庆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2019-11-08 0 新闻公告 来源:重庆大学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连日来,重庆大学师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全会精神实质,领会全会核心要义,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学习中,为“中国之治”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书记周旬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始终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用制度体系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就要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资源与安全学院党委书记陈大勇表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只有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才能更好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植根中国大地、才能更好地得到人民拥护,才能具有更为强大生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何跃教授表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既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当中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四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贯通,互为一体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治国理念的辩证统一。

法学院秦鹏教授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今天,我们越是面对纷纭繁杂的改革难题,越是面对社会利益多元的冲突局面,就越要坚持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通过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王林教授认为,四中全会提出,既要要强调发展,也要注意安全,发展与安全并重。会议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从原来的社会管理走向现在的社会治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转变。通过社会治理,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老百姓幸福感与获得感,由此实现国家安全。

新闻学院曾润喜教授表示,从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来看,此次改革是一次线性的改革,既没有出现跳跃式前进,又把现有的政治制度体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作为新闻舆论战线的学者,我们期待不仅要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也期待能够完善舆论监督机制,让新闻舆论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魏强表示,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系统总结,对于我们处在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信心百倍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向世界展现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的“独特密码”,从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升华为向世界呈现好中国经验,不断彰显中国话语的世界力量,不断彰显中国道路的独特魅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重庆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