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浩瀚星空 挺起中国脊梁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柴毅教授,是我国安全控制决策领域的专家,曾多次参加通信卫星的发射任务,用青春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步步崛起。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投身科研后,他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预研等40余项科研项目,用自己的爱国情怀,激励更多学子在科技强国和航天报国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
心系航天,奋做追梦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信念。”虽年过半百,柴毅仍坚守着最初的梦想。
1982年,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技术系毕业的柴毅毅然去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扎根科研一线。作为一名航天发射测控系统的操作人员,他主要参与在火箭发射升空后的精确跟踪、获取实时飞行数据等的跟踪测控任务。
“让我终身难忘的,还是我第一次参与航天发射任务时的经历。”柴毅回忆到,1984年4月8日19时,所有参试人员严阵以待,随着“点火”指令的发出,“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他坐在工位上久久不能平静。在几年时间里,他多次参与发射任务,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航天人。
中国如何成为世界航天强国?带着这样的疑惑与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期许,柴毅选择了继续深造。1991年,柴毅来到重庆大学求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在2001年,获得了重庆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后于2018年,担任复杂系统安全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深耕学术厚土、投身科研领域的近30年里,他已承担和完成了4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引用69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
从参与发射任务到突破技术瓶颈,浩瀚太空的奥秘深深吸引着柴毅,仰望蔚蓝之上,柴毅不断追寻、不停攀登,奋力作出更大贡献。
紧跟国家的重大需求,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这项成果是团队持续十几年的积累。”柴毅欣慰地看向了他的科研团队。
2020年9月22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柴毅牵头的“在役仪表及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检测与诊断技术及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多年来,我们团队一直在研究仪表和机电设备,也获得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柴毅的语气里带着自豪。
具有高能、高热、高压、高速特性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任一微小故障或异常都极易导致安全事故。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他带领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一头扎进了运行系统的安全控制领域。“我们的成员来自自动化、通信、航空航天以及计算机等4个不同专业,45岁以下的成员占到了70%。”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给予青年研究自主权、搭建青年施展舞台,在柴毅的指导下,团队收获颇丰。
“我们的研究成果最早应用于航天领域,后来,我们把一些安全控制的技术与方法拓展到了民用领域,并在重钢集团、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等的相关项目上成功落地。”去年,柴毅及其项目组的“高速铁路多专业协同安全控制模式及策略研究”又获得了国家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
作为我国安全控制决策领域的专家,柴毅紧跟国家的重大需求,哪里需要突破,就在哪里潜精积思,沉淀十余年,喜获系列创新成果。
扎根讲台,激发更多年轻学子的科研热情
“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我们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更多的年轻学子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柴毅认为,身为一名学者,应该肩负社会责任感。
虽然忙于科研,柴毅仍坚持站在讲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育学子科研创新精神。他讲授的课程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融合与控制、高级人工智能、动态系统故障诊断等,《线性系统理论》获得了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20年来,柴毅培养了硕士、博士90余人,他们在各个领域建树颇多,同时,多名学生也留在了重大,成为了复杂系统安全与控制教育部实验室的中坚力量。
“柴老师有饭后散步的习惯,时常会叫上一些老师、学生一起聊天,很多时候,这种非正式的、轻松的交流能够为师生带来一些工作或科研方向上的火花。”张可,复杂系统安全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他用“伙伴”一词形容他们和柴教授的关系——在工作上,柴教授是实验室负责人,他们是同事;在师生情方面,柴教授是可敬可佩的导师,他们是接受指导的学生;而在学术领域,柴教授是学术领头人,他们是学术传承者。
“我们要迈出第一步,激发更多学子对航天领域的研究热情。”去年,柴毅为自动化学院的学生举办了两场线上的前沿主题讲座,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以及智能航天工程方面的前沿科研成果,“现在一些技术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我希望能引导学生面向这些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核心的基础问题,挺起中国的脊梁。”
“中国航天人,面对世界强手,敢于挑战;面对科学险峰,勇于攀登;面对浩瀚宇宙,探索不止。”柴毅怀揣炙热的报国心,继续浩瀚星空的探索和研究。
摄影:吴友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触摸浩瀚星空 挺起中国脊梁
- 上一篇:深耕自动化智能化领域三十余载 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智慧
- 下一篇:解码拉丁诗歌的中国诗人
相关推荐
- 我校喜获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 重庆大学举行海南柏森爱心慈善基金捐赠签约仪式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认证动员及培训会
- 重庆大学校园足球队荣获 2018重庆市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
-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开展“红色基因”实地研学活动
-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访问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图书馆开展2021寒假前安全消防大检查
- 重庆大学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暨材料学院举行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综合利用专家组工作会议暨立法起草组工作会议正式召开
- 新闻学院教职工参加庆祝建党100周年朗诵比赛获得三等奖
- 离退休工作处组织老年合唱团参演学校新年晚会
-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专家组第一次会议在学校召开
-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系访问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 Nano Materials Science青年学者研讨会顺利举办
-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参加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南岸区工作
- 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与学术创新研讨会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举行
- “伟大历程——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主题党团活动顺利举行
- 重庆大学“回望百年建党史 协梦奋进新征程”研究生主题党团活动收官
- 自动化学院召开新学期党支部书记大会
- 重庆大学港澳台学生“乡村振兴”国情教育实践活动在彭水县举行
新闻公告
- 党旗飘扬 书写重大战“疫”新答卷 03-16
- 自动化学院感知控制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03-15
- 经管学子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03-1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校交流座谈 03-15
- 保卫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 03-14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03-14
高考招生
- 重庆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重庆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重庆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