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中国抗日战争新闻史学术沙龙”于线上举办
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新闻史学术沙龙”在线上平台举行。本次沙龙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重庆大学卢作孚现代中国研究院共同主办。沙龙分为两场,分别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龙伟教授和齐辉教授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扬州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档案馆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10余人围绕“中国抗日战争新闻史”这一主题探讨了新闻史研究、新闻史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21日下午参会专家线上合影)
11月21日下午2点,“沙龙一:抗战时期的中国新闻业与新闻学”开始,龙伟、齐辉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润泽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新闻史研究问题意识的创新与史料解读的层次》的报告。王润泽列举了新闻史研究现有的几个范式,从詹姆斯·海瑞“实践史”概念引到新闻实践史研究,认为新闻实践史落脚点在于对包括观念、主体、路径、对象在内的新闻世界的改变,强调关注实践史和中国特色新闻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安徽大学新闻学院王天根教授作了题为《九?一八之后上海新闻界新生代与记者之道的探索》的报告。王天根在中西文化会通的语境中分析上海的新闻业及上海新闻界的新生代,通过“从沙龙到《大美晚报》专栏”“‘记者座谈’及其新闻自由的倡导”“‘记者座谈’职业认同”三个部分,分析了上海新生代新闻人对新闻自由的追求,并认为“记者座谈”周刊与新闻学讲座培养了一大批新闻业人才,丰富了记者队伍。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蒋建国教授作了题为《卢沟桥事变与读者读报的反响》的主题演讲。蒋建国借用详实的史料,对北大教授、学生、银行家、伪满官员、国民政府官员、海外留学生等各角色人员阅读报刊得知“卢沟桥事变”后的反应做了详细的介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赵建国教授作了题为《“建构中国报学的体系”:战后初期<报学>双周刊的学术探索》的主题演讲。赵建国围绕战后初期的《报学》双周刊检索了各类报刊史料,深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关联多方纠葛,解读《报学》所蕴含的报学理念及其媒介实践,揭示了战后初期中国新闻学理论和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实相。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向芬以《走出“模糊的冒险”——抗战时期刘豁轩的“适体”新闻教育模式》为题作演讲。向芬谈到,燕京大学刘豁轩认为只有大学新闻教育才能造就领导的报人、适合于高尚的职业环境之报人,提出走出哈钦斯“模糊的冒险”,突出“适体”新闻教育。向芬将“适体”教育分为国情适体、战时适体两个方面,分析了战时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教育实况及新闻教育推动社会发展的致用功能。
齐辉作了《“不怕轰炸,更要抗战”:重庆大轰炸下的中国报业与报人的反侵略斗争》的主题演讲。齐辉指出,武汉沦陷后,各报西迁,重庆成为了战时中国报业的中心,是“报人各显身手的好地方”。重庆报业在承受轰炸带来的巨大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的同时,克尽文章报国、纸弹歼敌的责任,克服物资困难,保障报纸发行,报道轰炸事实,鼓舞抗战士气,圆满完成了抗战赋予报业的使命。
主题演讲结束后,各位专家学者就新闻史研究的定位和前景、新闻史教育的开展做了充分研讨,并讨论了新闻通史的修订工作。龙伟教授总结道:“这次沙龙虽然人数较少,但讨论非常热烈、很深入,以后会陆续推出类似研讨,希望各位同人多多支持。”
(22日上午参会专家线上合影)
11月22日上午9点,“沙龙二:抗战时期中日的新闻博弈与宣传战”开始,齐辉主持本次沙龙。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赵新利教授作了题为《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军的宣传工作》的报告。赵新利指出,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借助“二分法”,通过日文的报纸、杂志、传单、通行证、日语广播、日语歌谣等手段,开展对日军的宣传工作。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虞文俊副教授作了题为《跨越海峡的电波:「台湾放送协会」对中国大陆的播音与扩张》的报告。虞文俊利用大量日文资料,在分析「台湾放送协会」岛内放送经营的基础上,探讨了「台湾放送协会」对中国大陆播音与事业扩张的实况,进而剖析了「台湾放送协会」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的角色。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田秋生、王天一硕士作了题为《戏影艺术的报刊呈现——新记<大公报>星期影剧类专刊史考(1936—1949)》的报告。报告围绕史实、文本表征及其功能三个方面,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记《大公报》星期影剧类专刊进行梳理,揭示了新记《大公报》星期影剧类专刊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对于抗战、统战以及反内战的历史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徐惊奇博士作了题为《抗战时期延安电台英语广播对中共国际话语权的推动——以<纽约时报>为中心的考察》的报告。徐惊奇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延安电台英语广播开创了对外传播新局面,是中共利用国际因素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共国际话语权的实现。
重庆市档案馆温长松调研员作了题为《军政部特别党部举办抗战壁报再论》的报告。温长松认为,国民党军政部特别党部举办的抗战壁报在内容的类别上未有创新,采用的报道形式滞后,特别党部并未严格监管各区党部、分部的办报工作,致使抗战壁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官小红讲师作了《国际宣传与海外党务: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华侨社会的宣传》的报告。上官小红分析了国民政府构建的国际宣传网络,认为该宣传网向华侨社会传递了中国的抗战形势,表明抗战的决心,并通过华侨社会影响国际舆论,寻求国际支持。
主题演讲结束后,学者之间进行了相互评议,对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意见。教授为此次沙龙作了总结,并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由衷感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中国抗日战争新闻史学术沙龙”于线上举办
- 上一篇:舒立春书记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下一篇:学校开展“11.27”纪念活动
相关推荐
- 体育学院召开新学期党建工作会
- 重庆大学图书馆无字书屋讲座第15期开讲
- 舒立春书记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研究生院(研工部)党支部开展“党旗飘扬,致敬英雄”主题党日活动
- 经管学院召开第四次校研代会学院代表选举大会
- 发挥传帮带作用 重庆大学召开绿春支教扶贫经验分享会
- 自动化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 重庆市团干部岗位实践能力大比武高校团支部书记专场赛在我校举行
- 药学院举办毕业年级升学及就业讲座
- 不忘初心、接续奋斗:重庆大学举行“梦嘉奖助学金”颁发仪式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赴丰都县三建乡开展学术讲座及扶贫义诊活动
- “银龄计划”余曙光老师分享援教感想
-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圆满落幕
- 附属肿瘤医院召开2020年半年工作总结会
- 继续教育学院召开退休职工座谈会
- 离退休处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 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周旬书记带队赴云南绿春调研
- 重庆大学“薪火相传,赓续红色”实践团进行红色基地参观活动
- 扶贫攻坚 校工会在行动
- 重庆大学举行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活动
新闻公告
- 党旗飘扬 书写重大战“疫”新答卷 03-16
- 自动化学院感知控制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03-15
- 经管学子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03-1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校交流座谈 03-15
- 保卫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 03-14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03-14
高考招生
- 重庆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重庆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重庆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