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大学 > 新闻公告 >

材料学院举办“材料强国工程”专家讲座

2020-11-11 0 新闻公告 来源:重庆大学新闻网

为加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新生大一学生对材料专业的认识及,加深了解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科学研究及材料学科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地位的了解,的认识2020年11月7日晚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虎溪校区理科楼LA101举办了“材料强国工程”专家讲坛。材料学院院长黄晓旭以“材料科学与材料基因工程——从卡脖子技术谈起”为主题向在场的近400名同学做了的精彩的报告,本次讲座由材料学院院长助理杨宏宇副教授主持,辅导员及本科生共计400余人参加。

黄晓旭从中美差距、“卡脖子”技术、材料基因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重庆大电子显微镜中心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材料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我校材料学科的发展情况。

黄晓旭运用通过大量图表和数据向同学们展示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科技竞争力、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和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差距,使同学们认识到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科技竞争力、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和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方面有所进步,但依然远不及美国等西方强国。他谈到,在中国目前35项“卡脖子”技术中,有21项涉及材料学科。以C919大飞机制造所用的材料为例,铝合金占其总重的65%,其中,国产仅占5%。国内高铁最核心的车轮车轴、齿轮与轴承,绝大多数也是来自国外的进口。放眼全球,在科技领域中国少部分领跑,一部分并跑,大部分跟跑。

黄晓旭向同学们介绍了材料科学和材料基因工程。他指出,采用高通量制备技术、表征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完美的材料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安全的。改善材料强度与塑性的关系是突破技术难题的关键。重庆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和、国家镁合金中心以及未来将建成的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等平台的所具备的高端先进设备、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当前的研究基础发展势头良好的材料学科为同学们开展在材料领域的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强调,中国要发展成为材料强国,支撑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就需要更多的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希望新一代“材料人”能够勤奋学习,投身科学研究,在未来突破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中国在更多的行业领域领跑世界。黄晓旭还针对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

图片:罗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材料学院举办“材料强国工程”专家讲座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