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王保华教授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调研
10月12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主任王保华教授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进行调研和交流。会议于新闻学院201会议室举行,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王旭,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胡学斌,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党委副书记郭秀荣、副院长郭小安、副院长龙伟、研究员曾润喜等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董天策介绍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发展历程、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学科评估等情况,指出新闻学院正在快速成长,动力充足。围绕“舆情”这一主题,他提到,自媒体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网络的舆情生态,国内的社会转型和国际格局的变换加剧了其复杂化。他以近期一系列网络舆情事件为例,认为推进舆论生态走上科学的、理性的、和谐发展的轨道,在国家层面上关系到国家政治与安全,在单位建设层面则与形象的建设与管理挂钩。
(董天策发言)
王保华从“我们是谁”“有何经验”和“发展困惑”三方面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的发展情况。他介绍道,研究中心的建立目标是将其发展为一个以传播和舆情监测为核心的智库,自2014年10月成立以来,研究中心实现了从初出茅庐到初露锋芒、初见成效的跨越。对于目前积累的经验,他将其概括为“神”“力”“养”三个字,即创业精神、核心竞争力、专业素养。研究中心秉承着自主性的精神,坚信用数据事实改变决策,提升数据背后的价值,研究才会真正起作用。目前研究中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惑是如何处理好独立与依靠、学术性与政策性、人员多与少、学院派与商业公司之间的平衡关系。
(王保华发言)
王旭强调了及时、准确提供信息的重要性。决策需要基于对称信息,因此政府决策需要真实可信、及时完整的底层数据作为支撑,政务信息化会大大提升政府决策的效率与正确性,降低风险。而舆论中的假消息则会影响正常工作,用什么方式去应对这些舆论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困境。王保华对此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是要找好新闻发言人,利用发言人讲好学校故事,回应舆论。第二是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坚持信息公开、舆论引导。
(王旭发言)
胡学斌对我校舆情研究所的建设发展做了简短介绍,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发展中基础网络设施建设、舆情风险所面对的问题。
(胡学斌发言)
会议上双方还围绕网络算法、舆论与舆情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交流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传媒大学王保华教授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调研
相关推荐
- 重庆大学老年大学迎来新学期学习热潮
- 电子科技大学基建处来校调研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青年说论坛主题讲座第二期顺利举行
- 市领导看望慰问重庆大学院士、专家
- 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参加全国第五届青年地学论坛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分会
- 2020年度重庆市“英才计划”学员选拔在重庆大学举行
- 离退休党委行政党支部组织进行“守初心、担使命”养老服务主题教育
- 清华大学张兴教授做客工程科学前沿讲坛并做学术报告
- 自动化学院赛事指导教师到“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重庆赛点考察
- 航空航天学院2名学生获2020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
- 讲座直击|学术研究热点探讨专题系列讲座《设计里的学术——大师的缘起》顺利开展
- 重庆大学廖强教授荣获第六届“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 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与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重庆菱智绿色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 机械工程学院“情系母校,梦想远航”一二三班毕业生欢送活动
- 化学化工学院组织2019年寒假前实验室安全检查
- 第四届山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 社区办协助沙坪坝街道各居委会换届选举
- 机械工程学院开展支部党建工作考核和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工作
- 学生在山城巷搭建魔幻建筑 重庆大学开启第八届建造季
- 重庆大学6400余名研究生学子高歌《歌唱祖国》 献礼新中国70华诞
新闻公告
- 党旗飘扬 书写重大战“疫”新答卷 03-16
- 自动化学院感知控制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03-15
- 经管学子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03-1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校交流座谈 03-15
- 保卫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 03-14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03-14
高考招生
- 重庆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重庆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重庆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