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梁:携思维之剑,闯法学江湖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学院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结合法学专业特点,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教育,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能够为法治国家建设作出应有贡献的各类专门人才。近期学院将陆续推出老师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一些经验、人生感悟,促进教学相长,质量提升。
在得知自己获评重庆大学第八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时,刘乃梁表示,“作为一名入行4年多的青年教师,能获此殊荣实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刘乃梁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一路走来,踏踏实实,不断思考,不断调整,摸索着自己的教书育人之路。
传承:经年耳濡目染,立志走上讲台
“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并非临时起意”,因为父亲就是一名中学教师,所以在刘乃梁的心中教师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多年求学生涯中,他表示遇到许许多多对自己有着深远影响的优秀老师,耳濡目染下,早早立志要进入教师行业。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刘乃梁一直努力践行这样的观点,“相比教授学生知识,我更希望的是影响学生”,希望将一些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好的东西不断传承下去。
定位:借鉴前辈经验,摸索教学模式
刘乃梁有着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同时还是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学科秘书,在繁重的各项工作面前,他始终将教学放在第一位,“先站稳讲台”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入行不久的青年教师,他先不断模仿所接触到的优秀教师,借鉴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怀揣着热情与憧憬,确定自己的教学定位。与此同时,积极参加并利用好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教学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摸索出拥有自我特色的教学模式。他表示,尽管目前的教学内容与自己研究方向有所差异,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误人子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
施教:本科注重论辩,硕士难在科研
刘乃梁表示,青年学生是极具活力的,尤其是刚入校的这批“00”后,他们思维跳跃、富有想象力,脑子里经常会蹦出许多令他赞叹不已的想法,而他自己也很享受跟学生交流、互动的这一过程。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刘乃梁会在教学方面设置不同的侧重点,有所计划地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在这个基础知识容易获得的时代,只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当下的人才培育越来越倾向于培养个人在短期内迅速了解、接收并传授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刘乃梁强调的“论辩”能力,也是他认为本科生应当注重的方面。科研创新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在创新这一点上,刘乃梁认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其实与自然科学做实验一样,都需要捕捉艰苦摸索后偶然浮现出脑海的巧妙想法。面对科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刘乃梁希望大家一是要树立科研目标,二是要给自己适当的压力,三是要有恒心、敢于坚持,好的论文从来都不是一挥而就,是靠无数的琐碎思想经拼凑打磨而成的。他建议大家在科研的过程中多读书多思考,随手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定能有所收获。
育人:注重思维训练,勇闯法学江湖
如果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与“人”息息相关的法学就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江湖”,刘乃梁的课堂也充满“江湖气”。在授课过程中,他极为注重案例分析,尤其是各领域内典型的、热点的案例,从公司法的“宝万大战”到证券法的“雅巴纠纷”,案例贯穿他的教学过程。他认为相对于照本宣科地上课,可能这样的形式能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与法学方法,这些是法学院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他认为身处“江湖”,必定要了解“江湖事”,这其实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体现。只有了解一个领域内的事情,才能够发现问题,进而深入研究,而做科研讲究 “站在巨人肩膀上”,但前提是必须知道“巨人”在哪里,一味关注课本内容,难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所以他所做的就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找到“巨人”。当然,刘乃梁的“江湖”不仅局限于课堂,在课下他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在专业学习之外给予学生诸多帮助,提前为其进入另外的“江湖”打好基础。
嘉言:牢牢把握当下,智商情商并重
“既得其时,躬耕不倦”,刘乃梁不仅注重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更执着于对学生精神和品格方面的塑造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大家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不要过分关注结果,在正确的时间做该做的事,结果自然不会太差”。在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刘乃梁一直强调为人处世最需要具备“情商”,正如古语所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情商的积累是所有人一生的必修课。
教育事业是接力事业,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推动教育事业拾级而上。刘乃梁表示学院的优秀教师很多,身为青年教师的他,不仅要做科研浪潮的争渡者,更要做初心不改、甘为人梯的铺路人,肩负起培养青年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人物简介】刘乃梁,男,1988年11月生,天津东丽人,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主要从事竞争法、金融法研究,在《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北方法学》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曾获重庆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重庆大学2019年度先进工作者、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二等奖、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第五届中国青年竞争法“年度优秀论文奖”、重庆市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重庆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荣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刘乃梁:携思维之剑,闯法学江湖
相关推荐
- 建筑城规学院在重庆大学“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主题朗诵比赛中斩获佳绩
- 百岁校友为校庆赠送贺联
- 不忘初心 重大软件学子设立“梦嘉奖助学金”
-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举行本科2018级新学年启航大会
- 医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召开支部大会
- 中国共产党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 经管学院召开第四次校研代会学院代表选举大会
- 校领导到图书馆指导工作
- 喜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陈科副教授荣获重庆市2020年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 重庆大学学生赴宾夕法尼亚大学参加“创新创业与领导力发展项目”
- 中国银行捐赠500万元支持重庆大学教育事业发展
- 艺术学院开展“‘艺’笔一画,一画一世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 江苏科技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景旭文教授一行到机械工程学院调研
- 爱心传递 抗疫物资已起运
- 新闻学院学生荣获范敬宜新闻学子奖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宣教频道正式开播
- 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工电子系党支部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
- 2019汽车轻量化与高性能材料技术论坛召开
-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国际线上夏令营开幕
- 光电学院党委科发院党支部开展联合党课
新闻公告
- 党旗飘扬 书写重大战“疫”新答卷 03-16
- 自动化学院感知控制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03-15
- 经管学子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03-1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校交流座谈 03-15
- 保卫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 03-14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03-14
高考招生
- 重庆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重庆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重庆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