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继往开来”实践团开展“讲好老兵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暑期社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寻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7月,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继往开来”实践团前往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老兵冯思滨伯伯的家里,开展以“讲好老兵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倾听老兵故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实践团队与冯思滨合影
如果时光可以被浓缩收纳,长达676页的《丛林虎啸》必定封存着他人生中最自豪的生命段落。书籍里装着的,是1979年至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火硝烟考验的历史画卷。
“南国边境战事急,义无反顾赴疆场。异国战场战敌寇,老山前线雄风扬。”在那个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岁月里,他和他的战友们为了捍卫祖国的主权完整,众志成城,慷慨以赴。
战争结束后,他以笔代戎,担任部队的文化教员,投身到部队的文化建设中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老兵冯思滨。
老兵冯思滨
危难之际 勇立战功
1975年,高中毕业后的冯思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四川自贡当了知青,1978年,结束知青生活,带着守卫国家边疆的愿望踏上军旅生涯,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78年,正是冯思滨入伍的第一年,越军在中越边境不断制造摩擦,战争一触即发。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1979年2-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我们不愿意打仗,但是我们绝对不容许别人肆意侵犯我国领土!”“这个仗必须打。”1979年2月17日凌晨6时30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了。“战斗打响后,我军炮兵群对敌阵地实施了30分钟炮火袭击。第一仗我们营属炮连配合步兵3连攻打越军孟康县城外围1372高地,17分钟就攻占了1372高地。随后,支援步兵2连攻占敌1304高地。后又用猛烈炮火支援步兵2、3连继续向敌1361高地发起攻击。” 冯思滨所在炮连境外战斗一直持续到3月1号。战后,冯思滨所在连队荣立了集体三等功,他本人也荣立了三等功。
正是无数战士的生命和鲜血,才筑起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热血军人,才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胜利。
冯思滨荣获的个人三等功
英雄虽逝 荣光永存
越军的步机枪子弹“嗖”、“嗖”地从头上飞过,接着又是一波一波的炮弹飞来,周围枪炮声不断,硝烟滚滚。“子弹声在耳边响起”战斗结束,才发现离越军距离只有二十多米。面对一场场血战,冯思滨和他的战友们一次次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给予越军奋勇还击。
1984年7月,冯思滨所在连队一名向阵地运送物资的战友途中遭到越军的炮火袭击,不幸被敌炮弹片击中,当班长把他抬起来的时候,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班长,对不起,我没有完成任务,请你们帮我完成任务。”说完就倒下了。一说起战争岁月、想起牺牲的战友,老兵不禁红了眼眶。“战争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我牺牲了,请全家不要流泪,不要悲伤…….”谁也不知道这封给家人的信是战士上战场留给家人的第一封,竟也是最后一封。“我在前面开路,你们在后面掩护我,要牺牲就牺牲我一个人。”铿锵的话语,带着历史的印记,穿透了岁月、历经了风雨之后,来到了我们面前。
“有些战友,连一张穿军装的照片都没留下来,就牺牲了。”而牺牲时,难过的未尝不是没有一个亲人在身旁,才十八、十九岁就长眠在南疆。那个战场,那个年代,依然是老兵们人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因为,那里有他们的青春,有他们的信念,有他们的战友,有他们的荣光。
硝烟散去,英雄退隐。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多少英雄老兵当年浴血奋战激情燃烧战斗岁月,将不会被历史遗忘。
冯思滨展示1979年孟康战斗作战路线图
以笔代戎 担任教员
一副肩膀,能扛起什么?战争年代:扛枪、扛炸药包;和平年代:扛知识、扛教育。冯思滨和战友们,用肩膀扛出中国的尊严、扛起祖国的建设、扛起人民的幸福。对越自卫反击战后,部队广泛开展了学习文化知识活动,他又分别担任了连、团、师、军的文化教员,面对掌握知识层次不齐的干部战士,他在教学设计上花了不少功夫--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观念,自制教具,科学地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真正地让学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
“如何让作战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知识的士兵能听懂,学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盲目抢赶教学进度。”这也是冯思滨在教学过程中所思考的问题。“文化程度高一点的,我要求他们上课认真听课;文化程度低一点的,理论知识欠缺的,我下来单独跟他们辅导;中间这一层,我尽量把书本上的知识要点、公式等用通俗的语言跟他们交流。” 冯思滨这一教学方式得到了部队组织和学员的肯定,“将书面上的语言变成学生能听懂的语言来教学,理论和实践要并重并行。”
“学高为人师,德高为人范”。除了教学设计的创新,冯思滨加大自身知识储备,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加强自己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夯实理论功底。冯思滨凭着出色的教学,多次被部队评为优秀教员。
冯思滨被评为优秀文化教员
山河已无恙 吾辈当自强
嘉陵江,潮涨又潮落。这条奔流不息的美丽河流,在朝天门汇入长江。曾见证着祖国的历史,也见证了老兵的岁月。对于享受伟大革命成果的青年人,冯思滨一再强调说:“一定要知道自己根在哪里,自己是中国人,有国才有家。”中华民族在灾难中崛起,一步步从弱小走向强盛,这离不开每一位为国家奋斗甚至于奉献生命的战士。正如冯思滨说的那样,人们需要记住这段历史,才能更好的前行。“不管00后还是90后,学好文化知识,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当今一代的和平幸福生活,是无数的爱国志士牺牲生命换来的,年轻一代要牢记战争历史,吸取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国际形势还是十分紧张。你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一定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不要忘记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冯思滨对后辈的寄语。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冯思滨讲述军队教学趣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重庆大学“继往开来”实践团开展“讲好老兵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暑期社会实践
相关推荐
- 自动化学院党委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现阶段党委工作
- 建管学院2018级“新生杯”篮球赛小组赛第一场圆满结束
- 附属肿瘤医院举办第二届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学习班
- 化工学院2020级共上“四史”思政大课
- 重庆大学连续两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金奖
- 我院结构原理与分析课群组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外国语学院党委召开2019年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暨党建工作交流会
-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行到我院进行考察交流
- 刘汉龙副校长检查A、B校区地下通道改造工程暑期工作情况
- 重庆大学2020年唐立新奖学金面试评审会圆满结束
- 自动化学院纪委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巡视整改方案落实
-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杨忠平副教授论文再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 建筑城规学院举行民主党派和退转军人教师座谈会
- “小人物也是大英雄”:于俊崇院士为重大师生讲述中国核工业发展史
- 社会科学学部召开学术委员会议暨职称评审工作会议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20级研究生新生教育管理大会顺利召开
- 医学院顺利举办首届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再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
- 重庆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研讨会暨2021年宣讲活动在重庆大学举行
- 第九期肿瘤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培训班在附属肿瘤医院举办
新闻公告
- 党旗飘扬 书写重大战“疫”新答卷 03-16
- 自动化学院感知控制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03-15
- 经管学子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03-1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校交流座谈 03-15
- 保卫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 03-14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03-14
高考招生
- 重庆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重庆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重庆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