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空间适灾基本框架
2020年4月4日晚上,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云端筑语系列讲座第一期——《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空间适灾基本框架》在腾讯会议网络平台顺利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李云燕作为主讲人,全院约160名同学参与了线上讲座。
主持人滕祥成阐明了此次系列讲座的重要意义并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主讲嘉宾的学习经历以及学术成果。他号召同学们在疫情的困境下,对讲座中探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积极进行讨论交流。
李云燕以《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空间适灾基本框架》为题进行讲座分享。讲座内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研究背景:灾害严重与研究视角错位。
二、问题基础:灾害作用的城市空间途径观察。
三、概念思路:韧性与适应。
四、初步框架:实体空间视角的适灾架构。
一、研究背景:灾害严重与研究视角错位
李云燕从此次新冠肺炎的现实情况谈起,引入了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历年以来的灾害情况统计分析反应出了全球城市灾害在日渐复杂和严重的趋势,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舟曲的泥石流抑或是日本2011年的311大地震都对于人们的重要生存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这促使我们不得不聚焦在一个重要的话题-—“当我们还在讨论规划如何满足人不断发展的需求时,我们更需要关注城市最基本的安全”。
他对城市规划领域灾害防治研究的视角错位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往基于灾害学视角的研究多集中在空间尺度较小的建筑与工程技术方面,而缺乏多尺度的空间原理以及全周期的空间机制研究。
二、问题基础:灾害作用的城市空间途径观察
李云燕通过大量的调研以及数据,分析灾害作用于城市空间的途径和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空间间的直接关系,并确定了“灾害作用-空间破坏-人员伤亡”的作用链条,而这正是从空间途径探索城市防灾减灾的方法的关键。
三、概念思路:韧性与适应
基于以上对灾害作用与城市空间和人员伤亡的研究,李云燕提出了基于韧性的空间适灾理念。他先是辨析了“韧性城市”“城市空念适灾”的概念,而后以人体生病的的过程进行类比分析,再次对传统主流灾害视角下的研究方式进行反思和探讨,提出应从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和空间系统方面切入,使得减灾防灾在建筑学科找到切实的结合点,以提升城市应对城市灾害的应对能力。最终形成基于空间视角的新研究路径,如下图所示。
四、初步框架:实体空间视角的适灾架构
在确定了新的研究路径后,李云燕将复杂城市影响空间抽象为三个部分,即城市外部环境、城市空间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由此分别建立城市空间构成体系和灾害的关系。
要素一:外部环境的适灾作用
将外部空间的容纳能力、生态能力和可控性对应于城市的建设选址用地和发展边界的控制,以引导城市的安全发展模式。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采用外部环境的敏感度叠加分析,优化城市的布局为保证城市安全发展提供外部支持。
要素二:内部空间的适灾作用
在内部空间中包括6大系统要素,分别是功能布局要素、道路系统要素、公共空间要素、建筑环境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这是城市构成的关键要素也是影响城市安全与否的关键要素。
要素三:空间形态的适灾作用
通过对于城市形态和灾害情况关联度的分析,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以不同的空间布局形态对应以达到最佳的减灾防灾的效果。本研究建立起了“规划干预—空间手段-灾害防治”的逻辑路线,形成了以空间作为联系规划干预与灾害防治的纽带,为从空间途径建立规划干预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最后,李云燕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他启发我们要善于转化研究的视角,并提出了“城市空间的认知科学在哪里”“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到底有多深”等问题供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韧性城市、智慧城市、超大城市、静态评估和动态规划间的矛盾等问题,李云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最后,在评论区中同学们纷纷对老师表示感谢并展开积极的互动,本次系列线上讲座的第一期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空间适灾基本框架
相关推荐
- “重庆大学学风传承数媒创作基地”获中科协首批“学风传承示范基地”
- 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2018年度中层领导干部述职暨民主测评会
- 学校召开国际化工作例会
- 新闻学院郭小安教授等参加第十一届青年传播学者论坛?
- 抗击疫情 离退休党委做好党员自愿捐款指导服务工作
- 我校13位校友荣获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
- 重大新闻学子在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中获得佳绩
- 机械工程学院召开2019届毕业研究生教育会
- 校领导调研一流学术期刊建设工作
- 光电学院开展2022届本科生就业工作促进座谈会
- 新闻学院张瑾教授著作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重庆史研究优秀成果”?
- 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入选第九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艺术学院召开2019年度支部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重庆大学举行
- “90周年校庆院士讲坛”开讲 付小兵院士来校做专题学术报告
- 机关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 重庆大学出版社为离退休职工发放防疫物资
- 艺术学院开展系列川剧训练体验营活动
- 建筑城规学院举办青少年暑期科学营系列体验活动
- 学校党委召开第五轮巡察情况反馈会
新闻公告
- 党旗飘扬 书写重大战“疫”新答卷 03-16
- 自动化学院感知控制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03-15
- 经管学子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03-1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校交流座谈 03-15
- 保卫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 03-14
-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03-14
高考招生
- 重庆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重庆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重庆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重庆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