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红医人在行动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自1931年创建之日至今,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 “红色医生的摇篮”,“新中国的救护先锋”。在当前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校的共产党员,在学校党委的号召下,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在驰援湖北的“战斗”中,附属第一医院、盛京医院、第四医院、口腔医院的党员率先垂范、主动请缨,带领大家冲锋在前,以自己的方式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驰援湖北、支援武汉,顽强拼搏、昼夜奋战,充分展现了红医人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和精神面貌。
从1月26日(大年初二)学校首批赴武汉医疗队8名队员开始,截止2月9日先后四批共计147人奔赴湖北及武汉,他们分别来自附属第一医院、盛京医院、附属第四医院和口腔医院,涉及专业涵盖了急诊医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重症医学、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医学影像、感染科、急诊重症护理、重症专科护理、呼吸护理、预防等多学科和部门的医护人员及保障人员。
湖北飞鸿:
带着女儿的爱勇往直前——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驰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丁仁彧
“爸爸,祝你一路平安!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对你的信任和关爱。”
这是一个10岁女孩写给爸爸的一句祝福,她的父亲是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辽宁驰援湖北重症医学医疗队队长丁仁彧。这份祝福留在丁仁彧的微信里,让身在武汉、身担抗疫重任的他充满了能量,女儿的祝福如源源不断的甘泉滋养他的心灵。
2月4日,丁仁彧带领辽宁驰援湖北重症医学医疗队的其他队员正式上岗接管了两个病区的23名重症患者。丁仁彧的工作非常紧张、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照顾好其他的队员们。工作间隙时,他常常拿出手机翻看,女儿的信如源源不断的甘泉滋养他的心灵,让他有用不完的劲。截止到目前,丁仁彧所在的两个病区已经接满80名重症患者。
在抗疫一线,医疗队与当地医生进行了细致的交接,每个病历逐条过,也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接管病房中的物资、设备和环境感控均有专人负责交接,人员清洁区、工作区也分布完成。经过医疗队几天的精心治疗,一名危重患者已转为轻症,转至方舱医院继续治疗。
对于自己女儿,丁仁彧表示自己很对不起她,自己不能经常陪伴,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作为重症医学的医务工作者,自己的必须尽最大努力救治危重症患者,降低他们的病死率。现在医疗队和武汉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和全国重症医学同道一起,同舟共济,打赢这场战争。
抢救武汉医生——附属盛京医院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汪海源
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汪海源也是重症医疗组的副组长。汪海源的任务是每天对病房内的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医疗工作,配合当地医院协调重症患者的会诊、收治以及重症医疗组的排班。进驻之初,当地医院的设计不能满足众多感染患者的救治需要,也不能保证感控顺利运行。重症医学组火速同医院领导及ICU主任完成对接,两天内完成了对ICU病区的专项改造,顺利开展了重症医学科的医疗工作。
12张床,12台呼吸机,全部是新冠肺炎危重患者。
“我们接诊了一位该院的消化科女医生,刚刚30岁,孩子才两岁,被患者传染上了新冠肺炎。隔离治疗了两周,病情恶化,出现呼吸衰竭,在分院区转至主院区急诊的时候心跳骤停。”一天凌晨4时许,汪海源和重症组的同事们一起赶到医院对这名医生进行抢救。此时,普通呼吸机治疗已经无效,紧急行俯卧位通气效果仍然不理想,医院尽力联系武汉市各大医院进行ECMO治疗。天亮以后,汪海源与病房其他同事一起联合武大中南医院团队成功对她进行了ECMO治疗,病情得到极大缓解。
“同是医生,看到她躺在病床上昏迷且无助,我的心情无法释然,心底在默默地流泪。这就是医生,这就是我们的专业!疫情凶猛,我们必须冲向前线!因为前方是病毒,后方就是我们的家人、亲戚、朋友!我们不上谁上?我们不来守护谁来守护?”汪海源说。
“我的患者,要出院了!”——附属第四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晶
“我的患者,可爱的老熊,要出院了!”2月3日8时57分,李晶从前方传来好消息,作为共产党员的她,动情地写下了这些文字:“我负责治疗的患者熊阿姨今天要出院了,她是我目前所管的七个患者中病情最重的一个,也是最早出院的一个。”
因为我想纪念一下这珍贵的时刻,打算和她合影录个视频,和熊阿姨沟通后,她很激动,嘴里不停地说:“医生好护士好…很激动……心情好……感谢呀感谢呀!”虽然有点语无伦次,但这样的语言最朴实。
我把熊阿姨的话梳理了一下,写在纸上让她按照顺序说,但她太激动了,说起来还是有点乱,她自己都笑得不行了。
今天上午,熊阿姨用完药才可以出院,但是她早早就把衣服鞋子都换上了。我问她孩子到了吗?她面露地回答:“孩子还没有到,快了快了。”
临床的姐妹说要给熊阿姨唱歌祝贺,病房里响起了动人的歌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熊阿姨其实不会唱歌,但是她却跟着病友们的旋律,挥动着另一只没打吊瓶的手,好像自己就是一名舞台上的歌者,唱得那么动情、那么投入!
这些患者住院六七天了,今天一下子出院两人,我们医护人员都高兴极了,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我可爱的老熊,可爱的患者,可爱的亲人!我爱你们,我们一起加油!
开赴抗疫前线的司机——附属口腔医院预备役军官孙积镔、史册
2月3日深夜,附属口腔医院接到省卫生健康委紧急支援武汉任务令: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要求派2名有大中型车辆驾驶经验的驾驶员加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紧急支援队伍。
夜晚,孙积镔、史册两位同志正在运送防护物资回院的路上,当他们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孙积镔为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史册同志为中共党员,两人均为预备役军官。他们表示:疫情就是命令,坚决听从组织召唤,发扬医大口腔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史册同志早在1月23日就与有关部门主动请缨了。两位同志的爱人都是口腔医院临床一线科室护士长,孙积镔同志的爱人王旭说:“当兵的人就要服从党的安排,男儿就要有担当,报效祖国!全力支持他完成任务!”;史册同志的爱人祝贺表示:“我们是医务工作着,是党员,更应该冲在前面,作为家属为他骄傲,作为医院职工也很自豪!”。
2月4日清晨,他们二人在附属第一医院集结,接受必要的培训、工作布置及领导的嘱托后,开赴抗疫前线。
山河有恙,匹夫有责!疫情就是命令,当我们举起右拳,面对党旗宣誓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准备,投身于伟大的医疗事业,随时待命!真正的战场就在眼前,我们也有担心,亦会恐惧,但我们决不会退缩!这,就是新时期中国医科大学共产党员的心声!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第一临床学院
第二临床学院
第四临床学院
口腔医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红医人在行动
- 上一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红医人在行动
- 下一篇:学校召开学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相关推荐
- 我校召开2018年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
- 歌声里的党史故事第一集:红色经典歌曲《松花江上》
- 副校长王平率队赴新疆塔城商谈康养规划
- 我校聘任美国罗格斯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金胜侃副教授为客座教授
- 中国医科大学举行“我与母校共成长”建言活动暨2020届本科毕业生座谈会
- 朱京海书记会见沈阳煤业集团领导
- 学校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报道
- 党委书记朱京海主持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 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召开工作交流会
- 关于开展2020年剑桥大学远程科研实习项目的通知
- 英国卡迪夫大学代表团来我校交流访问
- 2021级规培专硕研究生新生安全教育暨入学教育培训会圆满成功
- 基层学院开展 “重温入党誓词, 不忘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 学党史,铭使命,做新时代红医
- 2016年度世界卫生健康联盟“建立互信”主题学术会议在我校隆重召开
- 闻德亮校长会见中国医科大学深圳儿童医院钟山院长一行
- 公共卫生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宣传作品系列展(十六)
- 中国医科大学人事处公告
- 学校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座谈会
-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精神
新闻公告
- 学校首日全面线上授课顺利开展 03-15
- 党委书记宫福清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03-15
- 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03-15
- 抗疫安心 | 面对反复的疫情,心理中心与你相伴! 03-15
- 致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03-15
高考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