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 > 新闻公告 >

学校成立创新学院并召开首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

2018-10-16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新闻网

中共中国医科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成立创新学院,旨在全面创新医学生培养模式,构建国内领先的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念、卓越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医学科学家。



10月9日,学校公布了创新学院人事安排,副校长刘莹兼任创新学院院长,吴安华任创新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张轶欧任创新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创新学院首批学生来自2018年开始招收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红医班”,并计划逐步扩展至从全校学生中遴选优秀生源进入创新学院学习。创新学院将改革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入推进医教协同,加快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卓越医学人才,为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兴医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医学创新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需求。


10月11日下午,创新学院在综合楼916会议室组织召开首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教务处处长欧凤荣、副处长唐漫,基础医学院院长曹流、国际医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曲波、人文社科学院徐平教授,创新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安华、副书记张轶欧参加会议。会议特邀原副校长孙宝志教授参会。副校长、创新学院院长刘莹主持会议。

 

会议以培养卓越医学人才为主线,深入探讨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需求。


孙宝志教授以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创新课程体系“Pathways”为蓝本,详细介绍了其人才培养模式。与会专家结合我校实际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应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通过创新课程体系、整合教材资源、优化培养方案、配备优质师资、拓宽国际交流渠道、搭建高水平培养平台等措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刘莹副校长认真听取了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实现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目标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在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快构建创新型医学课程体系,三是着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国际视野、热爱教学、引领学生的优质教师团队。刘莹要求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尽快落实本次会议要求,并对创新学院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信息来源:创新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校成立创新学院并召开首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

标签